分析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數(shù)據指出,中國消費者的換機周期已延長到51個月,面對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用腳投票,如今國產手機企業(yè)開始采取多方舉措,祈求消費者買手機,市場的變化促使國產手機不得不改變態(tài)度。
2010年國產手機剛剛崛起的時候,對國內消費者是很友好的,為了爭取國內消費者的支持,他們推出的手機售價低至300元以下,在他們的積極推動下,國內消費者對于選購國產手機也相當隨意,喜歡就用,不喜歡就換。
在那個時候,中國消費者的換機頻率低至18個月,推動中國市場的手機出貨量達到4.7億部,中國市場銷售的手機占全球市場的比例也達到34%的高峰,這是國產手機最輝煌的時代。
不過隨著國產手機逐漸取得優(yōu)勢市場份額,有推低端手機的三星被擠出中國市場,國產手機開始變得傲慢起來,他們試圖通過大幅縮減乃至不推出低端手機的方式,迫使國內消費者選購高價的國產手機。
不知從那一年起,千元以下的國產手機逐漸消失,即使有也是用超級落后的芯片,性能簡直垃圾,例如2023年某款低于千元的國產手機,采用的芯片竟然是12納米的G85,如此落后的性能自然難以獲得消費者的認可。
除了低端手機采用垃圾芯片之外,2000元以下的手機也再沒媲美旗艦機的芯片了,想當年1999元可是國產旗艦手機的標桿價啊,性能強的售價往往超過2000至接近3000,配置優(yōu)秀的旗艦機型更是高達6999元,而中高端手機也突破了4000元。
國產手機傲慢對待消費者的結果就是國內消費者換機不再頻繁,到如今國內消費者換機時間已長達51個月,是最頻繁時候的幾乎三倍時間,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也日益下跌,2023年已跌至2.7億部。
與此同時,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也遭受挫折,某國產手機品牌因眾所周知的原因導致海外業(yè)務萎縮;其他國產手機品牌在最大的海外市場--印度市場受挫,這導致國產手機在海外市場發(fā)展不順,無奈之下,只好再次將重心放回國內市場。
然而國內市場的消費者并不愿選購價格昂貴的國產手機,他們一旦選購高端手機,往往優(yōu)先選擇蘋果,這也讓中國市場成為全球最大的iPhone市場,2023年蘋果更首次奪下中國手機市場第一名,凸顯出國內消費者對國產手機的唾棄。
部分無法接受價格昂貴的國產手機和iPhone的消費者就轉而選擇價格實惠的二手手機,早在數(shù)年前中國市場的二手手機季度成交量就已達到2000萬部,相當于國內新機市場的一成多,2023年某二手手機平臺高管表示二手手機成交量增長三成,與新機市場的出貨量下滑形成鮮明對比。
面對消費者的唾棄,國產手機在2023年底頻繁發(fā)布手機,中高端手機的價格跌穿4000元,打造高端芯片的手機售價也在往2000元靠近,甚至2000元以下的手機也采用高端芯片,希望用實惠的價格吸引消費者,2023年Q4的數(shù)據顯示國內市場的手機出貨量終于扭轉了下滑的勢頭,顯示出國產手機放下身段已取得了一些效果。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