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月中旬宣布與沙特聯手打造規(guī)模達10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后,風投巨頭軟銀在本周首度公開其大致的投資想法。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軟銀董事長兼CEO孫正義本周二(10月25日)表示,軟銀可能會進行“一到兩個”規(guī)模和Sprint(編者注:被軟銀收購的美國電信運營商,在2013年該項目投入的收購資金超過220億美元)以及ARM Holdings相當的收購項目,除此之外,還可能有“幾個50億美元的公司收購項目,以及一批價值10億美元的項目”。
孫正義的一席話給投資界展現了一幅宏大的投資路線圖:1000億美元或許僅僅是一個開始,當前發(fā)生的信息革命帶來了巨大的機會,即便是1000億美元恐怕都不一定夠用。這是軟銀的全球科技大謀略,也充分體現了軟銀緊緊盯住信息技術革命這個第四次工業(yè)革命的中樞的一貫思路。
據稱,軟銀在全球投資了大小100多個包括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產業(yè),其中有成功也有失敗的,但總體是成功的多。特別是孫正義以獨到的眼光投資阿里巴巴,讓公司賺得盆滿缽滿,也讓其譽滿全球,軟銀由此成為全球最成功的投資公司,孫正義也成為最成功的投資家之一。
選錯行與嫁錯郎,都是人生悲劇。對于投資家來說更是如此——選錯投資對象,往往意味著將帶來一敗涂地、血本無歸的可怕前景。而孫正義矢志不渝地以互聯網、芯片等信息技術行業(yè)為投資目標,完全可以說他選對了風口,選對了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為此軟銀取得巨大回報與成功也是必然的結果。
近幾年軟銀加大了信息技術產業(yè)的投資力度。軟銀在科技領域進行了多起大手筆收購。2013年,軟銀斥資220億美元購得Sprint控股權。今年7月,軟銀再投入243億英鎊(約合320億美元)收購芯片研發(fā)巨頭ARM,這也是6月底英國“脫歐”公投之后全球范圍內的首個大型交易。而本月曝出與沙特聯手打造規(guī)模達1000億美元的科技投資基金,也使軟銀全球信息科技“野心”再一次暴露無遺。
這一基金的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的科技投資基金之一,總規(guī)模有望達到1000億美元。未來5年內,軟銀預計至少投資250億美元,沙特主權財富基金(Public Investment Fund,簡稱PIF))投入450億美元。與此同時,還有多家國際投資者也在積極商談參投。
軟銀與沙特主權財富基金聯手,可謂各有圖謀、各得其所。孫正義傍著富得流油的沙特主權財富基金,給其實現全球信息技術革命產業(yè)投資的財富夢加油。
如果項目順利實施,孫正義率領的日本軟銀有望成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術革命產業(yè)投資基金。
從目前看,全球信息技術產業(yè)絕對是引領未來全球創(chuàng)新、實現全球經濟再次起飛的關鍵。抓住這個“關鍵”,就正如石油取代煤炭成為第二次能源革命的主角一樣,上映地下“黑金”為沙特帶來源源不斷財富的同樣故事。
從沙特政府角度看,其目的更加現實。PIF創(chuàng)辦于1971年,目標是為沙特國家經濟有戰(zhàn)略性意義的項目提供資金支持。今年5月份,沙特決定進一步擴大PIF的規(guī)模,將PIF掌控的資金提高至2萬億美元。只有進行多元化投資,沙特才有望擺脫國家對于石油、對于傳統(tǒng)化石能源的過度依賴。
沙特PIF希望通過在國內外的投資獲取長期財務回報,同時這也有助于支持沙特經濟多元化的戰(zhàn)略。這是PIF與軟銀合作的目的。二者合作可以算得上是殊途同歸的雙贏之舉。
從經濟技術創(chuàng)新多方面考量,整個21世紀都將是以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大數據、智能化等為主的信息技術革命時代。這將是真正的長期風口,這也是軟銀和孫正義帶給全球投資者的最大啟發(fā)。
- 百億美元預算僅分到3.25億,馬斯克的SpaceX遭遇最狠一擊
- 啟信寶發(fā)布《全國產業(yè)集群大全》,全景透視超20000個特色產業(yè)集群
- 人民日報對話任正非:國家越開放,會促使我們更加進步
- 五大領域,六大亮點!全國首個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落地青島
- 2025新域新質創(chuàng)新大賽新聞通氣會?在青島召開
- 華為ICT大賽2024-2025全球總決賽收官:AI賦能教育轉型,助力ICT人才培養(yǎng)
- 從無線再進化到數據完整性:解碼Qorvo如何定義下一代智能設備
- 發(fā)力5G-A揚帆,山東領航萬兆時代:助推新型工業(yè)化崛起
- 萬智互聯 加速邁向智能世界——華為亮相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 聯想車計算上海車展亮劍:以智算AI,驅動汽車“智慧”加速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