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ABI Research發(fā)布的報告稱,全球政府和私人投資在智能電網科技上的資金將在2015年超過450億美元。
智能電網技術是應用在電網系統(tǒng)里的雙向溝通工具。該技術將連接用戶端和電網端,從而實現更好的節(jié)能效應。集成在電網里的電腦控制系統(tǒng)可以實時檢測電力的應用,可以從事諸如針對用電高峰的供給調節(jié),或者建議用戶錯開高峰時段。該技術還可以連接家庭里的“智能”設備從而進行遠程開關操控。
ABI在全球范圍內搜集的數據包括預計將投入在智能電網架構的轉換和構建上的410億美元,以及用于家庭智能電表的48億美元。
ABI的報告《智能電網應用:智能電表,需求響應和分布生成》中指出,全球范圍內的對于智能電網技術的強烈需求是出于新技術的完備性以及環(huán)保的考慮。
“大部分電力設備基礎設施都是在60至80年前部署的。這其中的大多數已經過時了。而隨著近幾年對于電力需求的持續(xù)增長,沒有技術革新的電網系統(tǒng)是不能安全和穩(wěn)定地滿足現在和將來的電力需求的,”Larry Fisher,ABI研究分支NextGen的研究總監(jiān)在報告里稱,“說得更明白一點就是:電力系統(tǒng)的更新早就應該發(fā)生了。”
ABI的報告還稱,這不僅僅是關于電力供應的穩(wěn)定性和安全性的問題。政府一直在推動包括電力這樣的可持續(xù)能源的發(fā)展建設。目前大量的電網是為了傳輸和儲存由化石燃料驅動的發(fā)電廠發(fā)出的電力,而并不是為由可持續(xù)能源,諸如風或者太陽能驅動發(fā)電而設計。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