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ernanderz 監(jiān)制:羅超
一季度手機、PC、平板各大市場全面收縮,蘋果的處境不容樂觀。在這種情況下,預熱許久的MR頭顯產品,會不會成為蘋果苦苦追尋的下一個營收增長點?這番設想能不能成真先不說,反正庫克是等不及了,正在加緊推進研發(fā)項目。
5月15日,知名分析師郭明錤發(fā)文表示蘋果首款AR/MR頭戴設備有望在今年6月的WWDC上首發(fā)亮相。根據(jù)郭明錤的介紹,為了讓這款產品順利上市,蘋果已經(jīng)做足了充分準備,組建好生產、供應鏈。其中,立訊精密獨家負責組裝業(yè)務,索尼獨家提供micro OLED顯示器,長盈精密、高偉電子、歌爾股份和臺積電等也將在供應鏈中扮演重要角色。
甚至蘋果的第二代MR產品,也曝光了更多信息。郭明錤表示,第二代產品預計在2025年量產,提供兩個版本,出貨量約為今年發(fā)布的第一代產品的10倍。
種種消息表明,蘋果AR/MR頭顯真的快要來了,但在蘋果缺席這些年,市場已經(jīng)發(fā)生了太多變化。姍姍來遲的蘋果MR,還能分得一杯羹嗎?
市場最大的變化,在于元宇宙風口熄火,VR/AR頭顯出貨量也喪失了增長動力。
IDC的報告顯示,2022年AR/VR頭顯全球出貨量僅為970萬臺,同比減少了12.8%。雖然各大機構預計出貨量將在2023年恢復增長,到2026年達到3510萬臺,但增速和此前兩年不可同日而語。
除此之外,價格也是阻礙AR/VR頭顯普及的重要因素。IDC的報告就指出,Meta旗下的Quest 2價格上漲某種程度上打擊了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在消費降級的大背景下,作為非必需品的VR/AR頭顯自然更有可能被拋棄。
即便蘋果的品牌號召力足夠強大,高端定位也深入人心,但其MR頭顯性能能否達到消費者預期仍要打一個問號。高昂的定價,相信也會勸退部分消費者。
由于出貨量下滑、行業(yè)熱度下降,頭部大廠也紛紛減少投入,進一步勸退資本和投資者。當初高調宣布轉型的Meta,也在近日將更多心思投入到AI技術上。從這個角度看,蘋果適時入局有望提振賽道人氣。
庫克就在不久前的一次采訪中表示,他對MR頭顯的態(tài)度已發(fā)生很大改變,并相信相關產品可以為用戶帶來“無限的可能性”。
“我認為這是一種非常強大的技術,可以改變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從這番話中不難看出,蘋果對MR產品寄予厚望,不會輕易放棄。但錯過先發(fā)優(yōu)勢是不爭的事實,遲來的蘋果MR,將面臨更大的考驗。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華為MatePad Pro 12.2 英寸發(fā)布,全面搭載鴻蒙OS 5體驗升級
- 洋山姆失控塌房,國民永輝主場接盤
- 售價3999元起!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2.2 英寸讓生產力輕松隨行
- 全面搭載HarmonyOS 5,華為MatePad Pro 12.2鴻蒙平板像電腦一樣強大
- 高端零食神話終結?良品鋪子易主,鳴鳴很忙、好想來崛起的背后
- 約300個品牌銷售破億元 京東11.11以實在的低價點燃消費熱情
- 2025 AI主戰(zhàn)場,連鎖門店“變形記”
- Redmi 十周年誠意之作,K70 系列全面進化,1999 元起
- 著重提升產品質量!小熊電器構筑“品質”護城河
- 檔位學霸 榮耀100系列名副其實滿分誠意之作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