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訪華僅僅40多個小時,卻帶動了股價連漲5天,漲幅最高達到20%,市值飆漲8000億元人民幣,馬斯克也因此再度問鼎全球首富之位,凸顯出中國之行給他帶來的巨大好處。
一、中國市場帶動了特斯拉的輝煌
2018年馬斯克為產能地獄而憂心,為了推動特斯拉美國工廠順利提升產能,他甚至不得不吃住在工廠,最終才順利達成了預期產能,由此特斯拉迎來了第一次輝煌,此后特斯拉在中國上海建廠,卻證明了美國的所謂產能地獄對于中國制造來說就是小意思。
2019年特斯拉在上?;I建工廠,2019年底就順利投產,依托于中國工廠的超低成本優(yōu)勢,上海生產的model3成本大幅下降,在中國市場的售價跌穿了30萬元,這帶動了特斯拉的銷量增長。
2020年特斯拉全球銷量49.9萬輛,中國市場銷量達到14.8萬輛;2019年特斯拉全球銷量36.7萬輛,中國市場銷量4萬多輛;對比可以看出2020年中國市場的銷量增長了近三倍,拉動了特斯拉的銷量進入新一輪增長階段。
2021年特斯拉在上海工廠引入model Y車型,此后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汽車不僅在中國市場銷售,還從上海出口至日本、歐洲等市場,依靠中國制造的低成本優(yōu)勢,特斯拉銷量再度激增。
2022年特斯拉全球銷量達到130多萬輛,而上海工廠就生產了71萬輛,占比超過五成,3年多時間上海工廠的產能就超過了美國工廠的產能,近期有消息指上海工廠生產的特斯拉汽車還將出口至加拿大市場。
二、美國企業(yè)需要中國市場和中國制造
特斯拉借助中國市場和中國制造成就了它的輝煌,如此也就難怪馬斯克訪華后,推動了特斯拉股價的再次上漲,其實不僅是特斯拉,還有眾多美國企業(yè)都需要中國市場和中國制造。
美國最大的科技企業(yè)蘋果無疑是其中的代表,蘋果的收入有大約四分之一來自中國市場,而它的iPhone有九成在中國制造。由于中國制造的成本上漲,蘋果試圖在印度、越南等地復制在中國取得的成功,今年以來蘋果卻在印度市場遭受了挫折。
在蘋果的力推下,富士康、緯創(chuàng)等先后赴印設廠,然而今年3月份緯創(chuàng)傳出被印度財團收購的消息,隨后緯創(chuàng)更是一怒之下宣布退出印度市場,隨即富士康也傳出縮減了印度工廠的發(fā)展規(guī)劃,這導致蘋果的印度制造計劃已難以推行。
高通、NVIDIA、Intel等諸多美國芯片企業(yè)有很大比例的收入來自中國市場,高通最先獲取許可為中國一家科技企業(yè)定制4G芯片,NVIDIA自去年以來先后為中國市場定制高端芯片A800和H800,Intel近期以最新款的13代酷睿i5、i7為中國定制芯片,都積極尋求繞開美國的芯片限制繼續(xù)從中國市場獲得收入。
在馬斯克訪華獲得巨大成果影響之下,據傳NVIDIA創(chuàng)始人兼CEO黃仁勛也有意訪華,將與中國多家互聯(lián)網科技企業(yè)會談,希望中國這些企業(yè)采購NVIDIA更多的芯片,扭轉NVIDIA營收下滑的勢頭。
事實已經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重要性,美國的做法讓美國芯片蒙受了巨大的損失,而一些美國科技行業(yè)人士如比爾蓋茨、馬斯克、黃仁勛都先后表態(tài)指出中國市場不可替代,離開中國市場將會讓美國科技行業(yè)蒙受損失,與中國合作則獲益良多,在事實的教育下,美國方面應該吸取教訓,正確認識合作共贏,畢竟如今全球經濟已形成一個整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Meta的AI之路,為何節(jié)節(jié)敗退?
- 離線AI助力辦公新時代:科大訊飛發(fā)布全球首款本地大模型智能辦公本X5
- 科大訊飛智能辦公本X5正式發(fā)布,開啟本地大模型辦公新時代
- “背刺”寧德時代,被控挖人又侵權,海辰儲能變局VS危局?
- 科大訊飛X5,全球首款本地大模型墨水屏辦公本,4999元起售
- 外賣、穩(wěn)定幣、機器人三箭齊發(fā),劉強東再造一個“新京東”
- 中國雷達技術太先進,可以鎖定麻雀,實戰(zhàn)證明百分百攔截無人機
- 算力即國力,智算基礎設施成AI下一主戰(zhàn)場
- 充電寶全行業(yè)的問題,為何羅馬仕挨最毒的打
- “閃存普惠”如何一步到位? 華為在商業(yè)市場破題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