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往往說富豪和高管愛用國產(chǎn)手機,然而如今在媒體面前露面的富豪卻被發(fā)現(xiàn)竟然都在用iPhone,為某國產(chǎn)手機品牌代言的知名運動員最近也被發(fā)現(xiàn)已拋棄他曾代言的品牌而用上了iPhone,更不用說身邊的年輕人了。
知名電商創(chuàng)始人馬云回國了,開會的時候馬云將手機反扣在桌子上,相關人士認為從馬云反扣的手機后背那碩大的鏡頭模組推測這是最新款的iPhone14Pro max,其實此前馬云也曾多次被發(fā)現(xiàn)手拿的手機是iPhone。
除了馬云之外,國內幾家知名的手機企業(yè)老板也被發(fā)現(xiàn)用著iPhone,再加上這次的蘇炳添,這都顯示出國內的富豪和知名人士都喜歡用iPhone,無疑推翻了媒體宣稱的國內富豪和高管喜歡用國產(chǎn)手機的宣傳了。
至于國內的年輕人,其實誰都知道年輕人喜歡用iPhone,因為iPhone代表著潮流,酷炫的設計、高大上的品牌,以及iPhone獨有的外觀,年輕拿著iPhone在人群中就是那么的亮眼,一下子就被人看出是潮人,再加上這些富豪和知名人士引領的風氣,年輕人更是追捧iPhone。
最新款的iPhone14Pro尤為能凸顯年輕人的身份,因為它采用了全新的藥丸屏設計,定價近900元,一般的打工仔恐怕買不起這樣的手機,這更是一度引發(fā)iPhone14Pro的購買熱潮,在iPhone14Pro上市首月,國內出現(xiàn)了排隊搶購iPhone14Pro的熱潮,可以看出年輕人對于潮牌iPhone的追捧。
iPhone的用戶追捧iPhone的原因之一在于它的安全性,封閉的iOS系統(tǒng)和嚴格審核的App Store,讓木馬基本無法侵入iPhone,在如今手機已是消費者多功能工具,管理著個人財富以及諸多個人隱私信息的情況下,收入較高的人群自然青睞iPhone。
相比之下,安卓手機廣告泛濫,一些國產(chǎn)手機品牌為了獲得更多廣告收入,無孔不入地推送廣告,甚至侵入消費者的銀行短信中,導致消費者對國產(chǎn)手機的擔憂;工信部披露的諸多侵犯用戶隱私的APP也大多來自安卓系統(tǒng),都說明了安卓手機的安全問題。
其次則是安卓手機貶值太快了,國產(chǎn)手機品牌往往一年內發(fā)布兩三款同款手機,手機更迭速度太快導致安卓手機快速貶值,往往使用3年之后就已不值一文;相比之下,iPhone一年發(fā)布一次新機,以筆者手上的iPhone7plus為例,如今在二手市場仍然價值600元,按照手機的使用壽命來說,其實iPhone的使用成本不比國產(chǎn)手機高。
再有就是國產(chǎn)手機定價太貴了,以前定價1999元的國產(chǎn)手機在性能方面就能媲美iPhone,然而如今國產(chǎn)旗艦手機定價高達6999元,比iPhone14定價還要高,如此價格下消費者理所擔然的選擇性能更強、安全性更高、更保值的iPhone。
尤為讓國產(chǎn)手機難受的是在年輕人的推崇下,如今老年人也開始喜歡上iPhone,因為老年人對智能手機不熟悉,國產(chǎn)手機推送的廣告容易導致老年人點錯而造成財物損失,于是他們的后輩往往也選擇買iPhone給老年人,避免老年人被坑,這又進一步搶走了國產(chǎn)手機的市場。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wǎng)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 華為MatePad Pro 12.2 英寸發(fā)布,全面搭載鴻蒙OS 5體驗升級
- 洋山姆失控塌房,國民永輝主場接盤
- 售價3999元起!全新HUAWEI MatePad Pro 12.2 英寸讓生產(chǎn)力輕松隨行
- 全面搭載HarmonyOS 5,華為MatePad Pro 12.2鴻蒙平板像電腦一樣強大
- 高端零食神話終結?良品鋪子易主,鳴鳴很忙、好想來崛起的背后
- 約300個品牌銷售破億元 京東11.11以實在的低價點燃消費熱情
- 2025 AI主戰(zhàn)場,連鎖門店“變形記”
- Redmi 十周年誠意之作,K70 系列全面進化,1999 元起
- 著重提升產(chǎn)品質量!小熊電器構筑“品質”護城河
- 檔位學霸 榮耀100系列名副其實滿分誠意之作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