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何維
來源:GPLP犀牛財經(ID:gplpcn)
一些業(yè)內人士開始懷疑,獨角獸公司的估值究竟是會維持在目前1.08萬億美元的天價,還是會崩盤。
隨著這些問題的出現,許多獨角獸公司——估值在10億美元及以上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已經表示有意在2019年上市,如果公開市場的波動性進一步加劇,那么它們的上市將會為風投們提供可觀的回報。
美國律所Goodwin Procter LLP駐加州紅杉城技術與生命科學集團合伙人Heidi Mayon表示:“估值如此高的情況能持續(xù)多久?”
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紐鮑爾家族創(chuàng)業(yè)與金融杰出服務教授史蒂文 卡普蘭說,投資者在退出之前的預期回報是基于估值產生的,而估值是連續(xù)幾輪融資的結果。在公司被出售或進行首次公開募股之前,這是一個信號,但不知道這個信號會不會出現?!?/p>
雖然投資獨角獸在機構投資者的投資組合中只占很小一部分,但它有時能帶來可觀的回報。根據Preqin 2017年的一份報告顯示,最新的風險投資基金(年份為2007年至2014年)擁有獨角獸投資組合的公司實現了18%的凈內部回報率,而其他所有風險投資基金的內部回報率為13%。
獨角獸已經成為投資組合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根據2018年第四季度PitchBook-NVCA venture Monitor的數據,獨角獸公司在2018年共融資445億美元,占風險投資公司總投資的33.9%。
但獨角獸并不只限于風投基金, 它們還出現在私募公司的投資組合中, 如TCV、共同基金包括科爾伯格·克拉維斯、中間市場buyout-growth股本基金德太投資等傳統(tǒng)私募投資基金和普信集團、富達投資,貝萊德和高盛。
Aberdeen Standard Investments駐愛丁堡的私募主管格雷厄姆?麥克唐納(Graham McDonald)表示,他也不確定獨角獸的故事是否會有好的結局。
“當我看到獨角獸公司的估值時,我會感到緊張,”他說,“在長期追逐風投和私募的情況下,它處于什么位置?”
他不知道風險資本的“干粉”是否讓獨角獸的估值保持在高位。他表示,“高端市場將出現某種形式的調整”。
私募公司彈性資本合伙人表示, 投資獨角獸公司對許多人來說并不是明智選擇。
上市后的問題
他表示,一些首次公開發(fā)行(IPO)的獨角獸公司在出售后未能保持其原有的估值。
例如,SNAP公司在1月16日收于每股5.64美元,較其2017年每股17美元的IPO價格下跌了67%。兩年內,SNAP的估值從IPO前的200億美元暴跌至約80億美元。
如果今年的一系列獨角獸ipo出現這種情況,投資者可能會失去信心,讓風險投資、私募股權和其他獨角獸投資者更難通過公開市場退出。
當風投開始表現遜色時,這時沒有退出渠道,也沒有向投資者返還現金。這類資產可能會逐漸失去投資者的青睞。
對于獨角獸來說, 最大的問題是它們的估值是否有意義。
在某種程度上, 估值是基于未來的, 當獨角獸上市后,為私募和風險資本公司及其投資者提供回報時,公開市場對其產生的估值會不會得到回報, 亦或是在某個階段存在基金回調的風險。
問題是,某些公司有很高的價值,在業(yè)務進展之前就獲得了獨角獸地位。它們的最終估值對投資者來說很重要,因為一只獨角獸的表現可能會影響整個基金的回報。
最終,所有未被收購的獨角獸公司“都將被迫上市,因為它們需要利用市場上多樣化的資金來源為投資者創(chuàng)造流動性。”
網絡的記憶
雖然獨角獸的估值很高,但其估值并沒有像1999-2000年互聯(lián)網時代那樣脫離現實。
在互聯(lián)網時代,實際估值與IPO估值之間的差距要比現在大得多。
在互聯(lián)網泡沫時期,公司不必以有形和可衡量的方式提供用戶數據。如今,公司必須提供收入和用戶數據。雖然現在的一些獨角獸公司是盈利的,但這不是必須的,這取決于風險資本投資者用來衡量公司進步程度的其他財務指標。
如今獨角獸能夠更好上市,是因為他們能夠保持或超過一般互聯(lián)網公司的發(fā)展速度,在正確的時間允許制定新的戰(zhàn)略發(fā)展并增加相關人員和部門。
如果沒有私募,一些人將被迫更早登錄公開市場。
Dropbox等“少數勇敢的”獨角獸公司已經采取了行動,其中一些表現良好,為2019年的IPO定下了基調。Dropbox計劃于2018年3月份上市,發(fā)行價為每股21美元,1月17日收于每股22.60美元,漲幅7.6%。
免責聲明:此文內容為第三方自媒體作者發(fā)布的觀察或評論性文章,所有文字和圖片版權歸作者所有,且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極客網無關。文章僅供讀者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投訴郵箱:editor@fromgeek.com。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