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因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各行企業(yè)停工待產,一些工作人員不得不待業(yè)在家,資金短缺、入不敷出等現(xiàn)象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在此情形下,很多人因著急用錢,不得不選擇貸款。貸款有風險,還需擦亮眼,一些不法分子以“速到款”、“低息”、“手續(xù)簡單”等噱頭釣魚詐騙,此外山寨版APP以假亂真,使得許多人錢財受損。京東金融安全員建議,拒絕從不明渠道下載手機應用,謹慎使用各類App軟件。
自新冠病毒爆發(fā)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一心抗“疫”,如今整體趨勢向好,然而不法分子在全民防“疫”期間,卻利用人們恐慌、急用錢的心理,設下層層圈套,獲取不法之財。從黑貓投訴的數(shù)據(jù)統(tǒng)計來看,時常有消費者下載了假冒APP而不自知,被盜刷行騙后卻找APP官方進行申訴,導致京東金融APP等這類正規(guī)的官方應用平臺無奈成為“背鍋俠”。
假冒APP從何而來?為何會有這么多人接連上當受騙?根據(jù)權威機構調研,山寨版APP的受害者都是從非官方和正規(guī)渠道下載了應用,而且多數(shù)受害者都接到轉帳給個人或非官方企業(yè)賬號的要求,一旦按照山寨APP的流程完成一系列操作,受害者的金錢就會轉移到詐騙犯的個人錢包。京東金融安全專家對此表示,務必從正規(guī)應用平臺下載軟件,同時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意識,以防個人信息泄露,如不幸被騙,一定要及時報警。
據(jù)了解,在打擊網絡電信詐騙方面,京東金融已實施了多種有效舉措:持續(xù)投入資源,利用自身科技優(yōu)勢,自主研發(fā)了多項智能風控系統(tǒng),用于識別可疑交易及時預警,360度保障用戶賬戶信息安全;積極配合警方,從犯罪源頭對網絡電信詐騙進行高效打擊;設立消費者權益保護部,通過微信、微博、進校園等線上線下渠道,定期向用戶提供最前沿的反欺詐知識,提高用戶防范電信網絡詐騙意識。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