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12月16日,有書三周年2018共讀之夜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近百個城市的500多位書友伙伴齊聚一堂,見證有書三年成長歷程,聆聽多為頂層大咖暢談學習成長變化。這是一場3小時大型社交場景閱讀體驗活動,是專屬于“有書共讀人”的冬日之夜狂歡,現(xiàn)場,《超級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劉媛媛,老路識堂創(chuàng)始人路騁,Momself創(chuàng)始人崔璀,清華大學特聘教授、《百年德魯克》作者那國毅,有書創(chuàng)始人兼CEO雷文濤分別從不同維度演繹分享了他們對未來期許。

有書2018共讀之夜當晚,每位到場書友簽到時都填寫了這樣一個專屬自己的期待“遇見_____的自己”,有書的初衷是希望大家可以通過當晚3小時的“共讀之夜”遇見彼此、遇見有書、遇見更好的自己。如何遇見期待的自己,想必每個人心里都有這樣一個特別答案,而五位特別嘉賓劉媛媛、路騁、崔璀、那國毅、雷文濤作為領讀官對這個開放式命題也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過去的2018年,你對自己過去一年的狀態(tài)滿意嗎?”首先,由劉媛媛發(fā)表了“遇見自律的自己——自律讓你獨一無二”的主題演講,并向在座所有書友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有的書友覺得2018年很難,劉媛媛卻說: 如果你覺得2018年過的比較艱難的話,這實在是一個錯覺,因為過去每一年都被人形容是很艱難的一年。劉媛媛直言人生艱難沒有機遇才是常態(tài)。成功需要運氣,成功需要機遇,她對自己的人生就是這個要求,如果人生有那么20次機遇,能抓住3次,就已經(jīng)很了不起了。“對于我來說,有機遇我開心,沒有機遇的時候我就學習,我知道人生70%都是不如意,大家看到我去演說家,就好像大家看到我有那么一兩門課賣的不錯,這些只是我人生當中20%,還有80%是你們看不到的,而我覺得80%才是常態(tài)。”

劉媛媛最后還說,在艱難時刻,在不走運不閃光命運里面,她能做的事情就是學習、讀書,為未來做積蓄。“最壞的日子無非就是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持續(xù)行動保持自律。”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超級級演說家》第二季總冠軍劉媛媛主題演講

路騁主題演講是“遇見職場逆襲的自己”,他首先以自己的職業(yè)生涯為例子,從經(jīng)理、總監(jiān)、事業(yè)部總經(jīng)理、副總裁,再到自己創(chuàng)業(yè)做了老板,介紹了自己的“逆襲”履歷。路騁認為加薪的邏輯只跟一件事有關,叫做此刻的價值。升職底層邏輯,表面看起來跟很多事情有關系,仔細去看只跟一件事情有關,就是你的能力模型。管理能力、溝通協(xié)作、任勞任怨、營銷單點突破,甚至讓人跟你一起工作不煩你,這都叫能力模型。

而針對人際關系底層邏輯,路騁認為,在職場上有很多事要兩分法去看,有些特定的情況不一定糾結,有些特定的情況要用心把它做好,最后,他還為書友推薦了三本跟職場有關的書《重新定義公司》、《聯(lián)盟》和《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老路識堂創(chuàng)始人路聘主題演講

崔璀的主題演講叫做“遇見‘被討厭’的自己”,她認為,接受自己就是為了做成一些事,但接受自己只是一個過程,做成一件事是目的,可是好多人只記住了前半句,一個人要接受自己,接受自己的感受,全然忘記了自己的目的,它把接受自己理解成為了縱容自己。接受自己卻更糟糕的原因是,我們忽略了過程和目的,不對結果負責。

有很多朋友問崔璀,如果要獲得所謂的成就和目的,是不是違背自己,去做讓自己不喜歡的自己。崔璀笑著說,何止這些,還要做一個讓自己討厭的自己,如果可以做到,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人開始擁有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

最后,崔璀總結說,她講的被討厭不是字面意義的被討厭,而是去打開固有的認知,去打碎重建,因為改變很難,改變過去思維模式和認知模式更難,“與其說我們接受被別人討論,不如說我們接受了一個擁有更寬廣邊際的自己。”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Momself創(chuàng)始人崔璀主題演講

那國毅的主題演講叫做“遇見卓有成效的自己”,而主題的副標題是從自我管理走向成功之路,他解釋道:這個成功不是仕途成功和經(jīng)濟成功會有更大影響力,而是要改變他人的生活。

那國毅介紹他的座右銘是:管理終級之善就是改變他人的生活。如何自我發(fā)展,這段話取決于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目標而發(fā)展,知識工作者更是如此,一個人定的目標高一生不斷的努力,最終這個人可能成為一個杰出的人士,而一個人所花的工夫,也很可能沒有那些沒有出路的人花的多。這也很像中國的一句話“取其高得其中,取其中得其下”。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清華大學特聘教授那國毅主題演講

當晚,雷文濤以“遇見終身成長的自己”為題進行了分享,并首先從他提出的一個2018年關鍵詞“不確定”展開。他認為,不確定伴隨著整個社會的發(fā)展,希望更多人找到“書鄰”,突破元無知,分享交流加深體驗,將知識內化為智慧,用終身學習消除不確定。

如何幫助書友持續(xù)學習,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呢?有書早已進行了規(guī)?;膶嵺`,自2015年開始,有書發(fā)起共讀平臺,打造社群式讀書方案,超過3000萬人在社群進行學習,里面聚集了有成長心態(tài)、友善開放、自信勇敢的一批人。有書不甘于做一個簡單的知識交付者,希望通過社群交流、打卡、完課獎勵等創(chuàng)新方式,培養(yǎng)用戶持續(xù)學習的習慣。

雷文濤介紹,有書本質上就是建立了一套反熵的系統(tǒng),推出有書VIP,通過提供精品圖書解讀、書單推薦、領讀服務以及搭建VIP專屬交流社群,這一系列舉措的目的,就是在于幫助有強烈學習愿望的書友能夠持續(xù)、系統(tǒng)且高效的學習,突破元無知,拓展知識面,不斷自我迭代,讓成長產生復利效應。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有書創(chuàng)始人雷文濤主題演講

5位大咖分別從不同維度演繹如何遇見期待的自己,而當晚的心愿公開課,還由大咖解讀用戶的心愿,為每一個期待變好的用戶賦予美好祝福。“要用不確定眼光看世界,用終身成長消除不確定性。”雷文濤總結說,在這個冬夜,我們看到了有書三年的成長,也看到了書友聚變的力量,有書希望每位書友都可以養(yǎng)成終生學習的習慣,變得更好,遇見期待的自己。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12-24
有書知識類KOL齊聚共讀之夜分享未來期許
12月16日,有書三周年2018共讀之夜在北京舉辦,來自全國近百個城市的500多位書友伙伴齊聚一堂,見證有書三年成長歷程,聆聽多為頂層大咖暢談學習成長變化。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