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概股回歸潮涌 30位CEO共議價值重塑

11月20日消息,日前由人民網和美美證券聯(lián)合舉辦“中概股復興論壇”,來自網秦、華視傳媒、鳳凰新媒體、達內科技、金融界等數(shù)十家中概股CEO就當前中概股如何修復形象、重拾投資者信任、恢復融資功能、如何提升業(yè)績、投資者關系管理、正確面對監(jiān)管和文化差異等領域進行一系列探討。

中概股回歸潮涌 30位CEO共議價值重塑

2016年對于中概股來說,注定是不尋常的一年。始于2015年的私有化浪潮在2016年伊始呈現(xiàn)出爆發(fā)之勢,在不到300家的中概股公司中,有超過30家推進著自己的私有化進程,并準備完成私有化后回歸國內資本市場。但行至年中,事情又發(fā)生戲劇化的變化,熱浪滾滾的私有化浪潮開始出現(xiàn)“急剎車”。

而這些“回不來”的公司,遭遇了實際的尷尬:一方面,受部分公司“造假”風波的影響,一些優(yōu)質的公司連帶被市場做空,投資者沒有信心,難獲公允的估值;另一方面,國內外的監(jiān)管邏輯不同,進軍資本市場的功能無法有效地發(fā)揮出來。

一度風光無限的中國概念股發(fā)展至此,究竟是什么原因?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信任危機之后,中國概念股又該何去何從?

本次論壇上,美美證券CEO樊震剖析了中概股目前遇到的各種困境,并從其中美專業(yè)團隊、投資者關系管理、市值管理、質押融資等領域分享了如何助推中概股公司價值回歸。

與會的中概股CEO,包括來自普華永道、大成律師事務所的中介機構一致認為,雖然近期一批中概股順利進入美股市場,但重塑形象、重建信心注定是漫長而曲折的過程。出于對財務造假風險、盈利模式缺失等的警覺,投資者抬高了中國企業(yè)進入海外資本市場的門檻,這就需要企業(yè)本身財務透明、信譽可靠、治理更加規(guī)范,包括投資者關系的處理。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公司業(yè)績,給投資者帶來回報,才能在市場立足。(王卡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11-20
中概股回歸潮涌 30位CEO共議價值重塑
日前由人民網和美美證券聯(lián)合舉辦“中概股復興論壇”,來自鳳凰新媒體、金融界等數(shù)十家中概股CEO就當前中概股如何修復形象、重拾投資者信任、如何提升業(yè)績、投資者關系管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