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 Data Center Dynamics 的一篇文章,谷歌最近與兩家碳去除公司簽署了合作協(xié)議。這家科技巨頭正與 Recoolit 和 Cool Effect 合作,計劃到 2030 年去除超過 25,000 噸的“超級污染物”?!俺壩廴疚铩笔侵讣淄椤⒁谎趸秃鷼怏w等氣體,這些氣體每噸產生的大氣升溫效應比二氧化碳還要強。
Recoolit 同意與谷歌建立多年期合作伙伴關系,承諾在未來幾年內購買 25 萬個碳信用額?!肮就ㄟ^與印度尼西亞各地的供暖、通風和空調 (HVAC) 技術人員合作,在住宅和商業(yè)制冷系統(tǒng)中的氫氟碳化合物 (HFC) 排放到大氣之前‘安全地’銷毀它們,從而獲得這些信用額?!?Recoolit 表示,此次合作將有助于公司發(fā)展壯大并擴大業(yè)務。
Cool Effect“是一個碳信用平臺,旨在支持垃圾填埋場獲得資金支持,用于安裝收集和銷毀有機物產生的甲烷的系統(tǒng),這些甲烷可以通過燃燒或將其用作燃料來收集和銷毀”。該協(xié)議將支持Cool Effect的巴西合作伙伴Orizon Valoriza??o de Resíduos在巴西一家垃圾填埋場安裝甲烷銷毀設備。與Recoolit不同,此次合作獲得的信用額度并未公布。
谷歌碳信用額和清除負責人 Randy Spock 在LinkedIn上發(fā)布博文宣布這一消息,他表示:“如果我們利用這些購買所得的信用額來幫助中和谷歌的排放,我們將確保這些信用額要么與我們自身足跡中的短期排放相匹配,要么在其大氣影響到期后用長期信用額取代。”
根據報道,谷歌已與碳去除公司 Recoolit 和 Cool Effect 簽署了兩項合作協(xié)議,以支持到 2030 年去除超過 25,000 噸的“超級污染物”。
超級污染物是指任何以每噸計算,其對大氣升溫作用比二氧化碳更強的氣體。這些氣體包括甲烷 (CH4)、一氧化二氮 (N2O) 和含氟氣體(HFCs、HCFCs)。
總部位于印度尼西亞雅加達的 Recoolit 與谷歌簽署了一項多年期協(xié)議,承諾多年購買 250,000 個碳信用額。
該公司通過與印度尼西亞各地的供暖、通風和空調 (HVAC) 技術人員合作來產生這些信用額,以“安全地銷毀”住宅和商業(yè)冷卻系統(tǒng)中的 HFC,防止其排放到大氣中。
據該公司稱,與谷歌的合作將使 Recoolit 的業(yè)務規(guī)模擴大十倍,并拓展到其他地區(qū)。此次收購的具體時間尚未披露,但大部分收購很可能在 2030 年之后完成。DCD已聯(lián)系該公司尋求進一步的澄清。
Cool Effect 是一家位于加州格林布雷的非營利組織。它是一個碳信用平臺,旨在支持垃圾填埋場獲得資金支持,用于安裝收集和銷毀有機物產生的甲烷的系統(tǒng),這些甲烷可以通過燃燒或用作燃料來產生。
與谷歌的協(xié)議將支持 Cool Effect 的巴西合作伙伴 Orizon Valoriza??o de Resíduos 在巴西庫亞巴的一個垃圾填埋場安裝甲烷銷毀設備。該項目產生的信用額度具體金額尚未披露。
Cool Effect 還支持從事重新造林、生物炭、弱勢群體可再生能源部署和土壤改良的項目。
過去12個月,谷歌支持了多個碳去除項目,以支持其脫碳計劃。今年2月,谷歌報告稱,2024年其在碳去除方面的支出將超過1億美元,是其原計劃的三倍。
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在2025年簽署了多項協(xié)議。例如,今年1月,該公司與生物炭公司Charm Industrial簽署了一項協(xié)議,購買價值10萬噸的清除量,并將于2030年交付。同樣在1月,該公司還投資了印度生物炭初創(chuàng)公司Varaha,同意購買10萬噸清除量。
- 印度Jio 5G用戶突破2億大關
- 印度Jio 5G用戶突破2億大關
- 中國移動投資公司原董事長范冰調任央企專職外部董事
- 為德國制造!德國各領域巨頭承諾投資6310億歐元以提經濟、促就業(yè)
- 為德國制造!德國各領域巨頭承諾投資6310億歐元以提經濟、促就業(yè)
- Verizon上調2025年全年業(yè)績預期 Q2表現(xiàn)強勁
- Verizon上調2025年全年業(yè)績預期 Q2表現(xiàn)強勁
- 有方科技擬斥資40億元采購服務器 加速布局算力云服務
- 海能達6.28億元出售西班牙子公司Teltronic全部股權 預計帶來8000萬元稅前收益
- 安徽省科技廳:專班推進國儀量子等重點企業(yè)上市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