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消息(水易)昨日,第22屆中國國際光電博覽會在深圳開幕,同期舉辦的“中國電信-LWDM技術專題會議”上,中國電信研究院工程師劉昊表示,5G CRAN部署模式下,BBU堆疊至中心機房,與基站之間需要長達10-15公里的光纜連接。
同時由于光纜資源稀缺,CRAN場景下需要采用WDM技術。也正是由于CRAN增加了光纖、尾纖以及引入了合分波器,導致5G前傳段潛在故障點增多,運維難度增大。據(jù)劉昊介紹,5G前傳現(xiàn)網故障主要來自于光模塊故障、合分波器故障、臟污、光纖損耗、連接錯誤、主干光纖反射等方面。
在排障過程中,4G DRAN場景采用光纖直連的方式,BBU與RRU集中在一起,無線負責維護,直連鏈路排查簡單,無需來回跑站,故障從發(fā)生到處理完成歷時2.3h。而在5G CRAN場景部署WDM,傳輸無監(jiān)控手段,與無線在故障定界上難以區(qū)分,同時AAU與DU/CU之間故障點數(shù)量多,排查工作量大,故障發(fā)生到完成處理歷時5.8h。綜合來看,CRAN比DRAN
步驟增加1倍+,平均故障恢復時長增加2.5倍。
劉昊表示,引入LWDM半有源方案,能夠提升前傳傳輸維護能力,實現(xiàn)業(yè)務可用度提升。首先是帶調頂功能的LWDM光模塊,通過對光模塊信息的實時監(jiān)控,可以準確定界故障歸屬傳輸領域還是無線領域,傳輸領域的故障可以準確定位到故障點在線路還是支路、局端還是遠端、光纖還是光模塊等。同時半有源LWDM引入帶保護機制,線路光纖的故障恢復時長小于50ms,可進一步大幅度提升業(yè)務可用度。此外,引入ODTR,能夠準確定位到線路故障點具體的光交位置,大幅降低單故障處理時長
根據(jù)現(xiàn)場演示,LWDM前傳半有源方案能夠解決諸多運維問題,包括定位光纖的故障等。此外,LWDM調頂方案能夠實時監(jiān)控光模塊的性能和告警,同時LWDM調頂前后性能對比,光眼圖合OAM靈敏度無明顯變化。
針對半有源前傳方案維護界面,劉昊建議,AAU側:LWDM光模塊+支路尾纖由無線部門維護;DU/CU側:LWDM光模塊+支路尾纖由無線部門維護;AAU側合分波器+DU/CU側有緣設備+線路光纖由傳輸部門維護。
最后,面向LWDM半有源未來的發(fā)展,劉昊表示,一是智運維,基于AI大數(shù)據(jù)分析,自動識別網絡故障,對潛在故障進行風險預判;二是云管控,基于SDN的控制平面與轉發(fā)平面分離,光模塊與設備解耦,構建傳輸綜合云管系統(tǒng);三是降成本,探討如何通過有效方法降低現(xiàn)有LWDM半有源方案成本。
- 愛立信在Telstra商用5G-A站點部署自動載波聚合技術
- 江蘇曙光云計算被軍采拉入“黑名單”
- 愛立信在Telstra商用5G-A站點部署自動載波聚合技術
- 中國通信建設第三工程局被軍采按下暫停鍵
- 聚焦“四新”、預演未來:上海移動民生路旗艦店煥新再出發(fā)
- 預算13.36億元!垣信衛(wèi)星采購7次一箭多星火箭發(fā)射服務
- C114直播預告|云啟WETELE系列云課堂第十期:探討數(shù)據(jù)價值潛能即將開講
- Dell'Oro報告:5G SA部署加速 推動5G核心網市場增長率提高
- Dell'Oro報告:5G SA部署加速 推動5G核心網市場增長率提高
- 廣電5G發(fā)力 華數(shù)傳媒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2.07% 凈利同比增長4.63%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