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消息(艾斯)來自Omdia的最新報告稱,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廣電”)的合作伙伴策略以及700MHz頻譜的分配使用最終于今年5月敲定。Omdia亞太服務提供商市場研究經理Ramona Zhao認為,中國移動與中國廣電之間的新合作關系,將推動中國5G的發(fā)展,并為供應商創(chuàng)造良好的機會。不過,盡管對中國5G發(fā)展持樂觀態(tài)度,Omdia也注意到了一些不確定因素。
中國在5G網絡部署方面正式形成“2V2”格局
在5G時代,中國有4家移動運營商,但就5G網絡而言,這場競賽中最終出現(xiàn)了兩個聯(lián)盟——“中國移動+中國廣電”與“中國電信+中國聯(lián)通”。
2019年9月,中國聯(lián)通和中國電信率先達成了5G網絡“共建共享”框架聯(lián)盟。與中國三大運營商相比,中國廣電在電信基礎設施方面比較薄弱,因此其網絡戰(zhàn)略一直是業(yè)界關注的焦點。
中國廣電的網絡戰(zhàn)略及其資產計劃,特別是其700MHz頻譜,終于在今年5月份揭曉。2020年5月20日,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宣布了有關5G共建共享的合作框架協(xié)議。根據(jù)合作框架協(xié)議,雙方將按1:1比例共同投資建設700MHz 5G無線網絡,共同所有并有權使用700MHz 5G無線網絡資產。此外,根據(jù)協(xié)議,中國移動將有償開放共享2.6GHz頻段5G網絡。中國移動將承擔700MHz無線網絡運行維護工作,中國廣電向中國移動支付網絡運行維護費用。在700MHz頻段5G網絡具備商用條件前,中國廣電有償共享中國移動2G/4G/5G網絡為其客戶提供服務。
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有望受益于這一新的合作伙伴關系
Omdia預計,此次合作將同時為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帶來良好的機遇。
·對于中國廣電來說,接入中國移動的2G/4G/5G網絡將解決缺乏傳統(tǒng)電信基礎設施的難題,并為中國廣電提供幾乎立即可用的網絡能力。此外,隨著中國移動加入700MHz陣營,700Mhz 5G行業(yè)的成熟度可能會加速。
·對于中國移動來說,700MHz頻段的使用權將是對中國移動5G頻譜資源的一個重要補充,使其現(xiàn)在擁有700MHz、2.6GHz和4.9GHz頻段的豐富頻譜組合。具體來說,Omdia認為,寶貴的700MHz頻譜將幫助中國移動更快地擴大5G網絡覆蓋,從而更容易實現(xiàn)全國覆蓋。
根據(jù)協(xié)議,雙方的合作期限約為10年。從長遠來看,Omdia認為,這一新的合作伙伴關系將通過整合電信和內容這兩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并利用雙方的傳統(tǒng)優(yōu)勢,對中國5G市場產生更深遠的影響。根據(jù)協(xié)議,中國移動和中國廣電將共同探索產品和運營等領域的創(chuàng)新,在內容和平臺等領域開展深入合作,并在渠道和客戶服務等領域進行合作運營。
盡管不確定性依然存在,但供應商仍有更多的機會
Omdia的報告《新冠疫情在中國:挑戰(zhàn)中存在著機遇》預計,在后疫情時代,5G部署將會加速。研究顯示,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中國電信和中國聯(lián)通——計劃在2020年進行大量5G投資,投資金額是2019年5G投資金額的4倍?,F(xiàn)在,隨著中國廣電計劃的敲定,Omdia預期對于供應商來說將會有更多的機會。
然而,由于美國政府在5月15日宣布限制華為購買采用美國技術的半導體芯片,不確定性仍然存在。在今年5月舉行的2020年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上,華為表示其供應鏈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開放,但美國政府制裁的影響仍需要評估。
由于華為目前是中國最大的5G設備供應商,因此這家科技巨頭在中國5G發(fā)展中將扮演重要角色。
【注:Omdia由Informa Tech的研究部門(Ovum、Heavy Reading和Tractica)與收購的IHS Markit技術研究部門合并而成,是一家全球領先的技術研究機構?!?
- 雙喜臨門!通鼎集團上榜2025蘇州民營企業(yè)100強、2025蘇州民營企業(yè)研發(fā)投入100家名單!
- 光傳輸市場止跌回升 未來五年平均增長率5%
- 光傳輸市場止跌回升 未來五年平均增長率5%
- 上半年186700000000GB,你貢獻了多少?
- 黃仁勛痛批美國5G慘?。篈I與6G時代的競爭,得開發(fā)者者得天下
- 黃仁勛:美國在5G慘敗,不能在AI和6G重蹈覆轍
- 液冷賦能:可持續(xù)數(shù)據(jù)中心如何應對AI熱浪
- 如何提升Wi-Fi擴展器的性能,徹底解決信號盲區(qū)?
- 智能科技如何助力建筑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
- 機架與機箱:區(qū)別與重要性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