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MWCS已拉開了帷幕,中國移動又帶來了一系列的“黑科技”。這次,5G當仁不讓地成為了主角之一。在5G時代將至未至的今天,中國移動將會交上怎樣的一份階段性答卷呢?
展臺上,一輛車輛模型頗為亮眼,配上顯示著實時街景的特大屏幕,活脫脫就要上演“速度與激情”,引得觀眾紛紛想要上車嘗試一番。
不過,這個展項可不是賽車,而是車聯網遠程駕駛,主要用于貨車運輸場景。
據現場講解員表示,司機能夠通過車載攝像頭和監(jiān)控攝像頭拍攝的畫面進行遠程駕駛。駕駛前車同時,跟隨其后的車列就可以跟著前進或轉向。也就是說,以后許多貨車就只需要一名駕駛員了,而且這名駕駛員還不必在車里!
那么,5G在這里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原來,5G傳輸具有低時延的特性,路況瞬息萬變,只有將時延壓縮到最低,才能讓安全系數升到最高。
另外,未來車聯網普及,所有車輛的行駛信息互通??梢灶A見,到了那一天,交通事故率必定會直線下降!
盡管這項技術因法規(guī)和車聯網普及度等緣故暫時還不能商用,但它已經為更加美好的未來提供了一個看得見的圖景,提示著我們,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其實,這只是中國移動5G展臺的冰山一角。2018年,中國移動可謂是碩果累累,已基本具備了預商用能力,交上了階段性的優(yōu)秀答卷。
據悉,中國移動在5G領域作為的特點可凝練為兩個關鍵詞,即“NOW”和“CAN”。這六個字母背后,實際上大有深意。
具體來說,“NOW”即是New、Open和Wisdom。中國移動牽頭并參與了R15標準(含5G NR SA獨立組網標準,5G新核心網的詳細設計標準)新特性(New)的指定,并與O-RAN、ONAP智慧大腦(Open)相結合,實現5G的智慧運營(Wisdom)。
“CAN”則是指City、Area和Networking。如今已有22個城市(City)布局了5G,涉及領域(Area)多達七個,包含工業(yè)能源、人工智能及機器人、醫(yī)療等。此外,中國移動還將發(fā)布智慧石油、智能電網、云VR等九份創(chuàng)新報告,深化創(chuàng)新融合生態(tài)網(Networking)的構建和運營。
在應用方面,中國移動帶來了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新產品。
例如,說到機器人,很多人腦海中會浮現出有鼻子有眼,類似人類的一種機器。可是,你知道實際投入應用的機器人是什么樣子嗎?中國移動帶來的網絡自服務機器人,非但沒有長成這副樣子,而且功能也令人意想不到:自動排除網絡障礙!
用戶投訴網絡故障后,網絡自服務機器人就會智能識別投訴語音,并自動排除故障。這不但節(jié)省了人力物力,也提升了排障效率十倍以上。
5G無人機智能安防也是一大實用利器。智能安防平臺可實時識別無人機拍攝的視頻,并快速鎖定犯罪嫌疑人。不管人群有多擁擠,平臺都能憑借著5G的大帶寬,將人像資料一一傳送到位。
中國移動還與中國民航局合作,開發(fā)了無人機安全飛行管控平臺,來實現對無人機的安全管控。目前,平臺已在浙江省投入使用。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移動這次還帶來了國內首次亮相的5G遠程觸摸技術。通過5G低時延的特性,操控者遠程通過VR操控儀器,即可聯動觸覺控制器操縱和觸摸生產線上的不同材料。兩端點的時延被控制在了毫秒級。該技術主要用于工廠生產,需要實現精密生產的領域將從中獲益良多。
中國移動董事長尚冰曾指出:“誰更能掌握5G市場,誰就可以實現更加持續(xù)且高質量的發(fā)展。”本次中國移動在MWCS上的展示全面地介紹了其近階段的5G成果,相信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中國移動也可憑借此獲得領先的市場地位。
- T-Mobile、AT&T和Verizon的光纖大戰(zhàn),誰將勝出?
- T-Mobile、AT&T和Verizon的光纖大戰(zhàn),誰將勝出?
- 心系災區(qū),火速馳援!通鼎集團捐贈款物500萬元支援華北地區(qū)抗洪救災
- 規(guī)范電話營銷,告別“騷擾”時代:三大運營商統一外呼營銷號碼
- 美情報機構頻繁對我國防軍工領域實施網絡攻擊竊密
- 谷歌擬斥資6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建設數據中心
- 谷歌擬斥資60億美元在印度南部建設數據中心
- 上半年手機產量7.07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
- 韓國政府投資打造國家級AI GPU基礎設施
- 上半年手機產量7.07億臺,其中智能手機產量5.63億臺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