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3月20至22日,在培養(yǎng)神經精神科名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Dr. Sigmund Freud) 和 Professor Franz Fazekas 之地奧地利(Austria), 由奧地利腦神經學會(Austrian Society of Neurology)舉辦的第16屆年會隆重召開,聚焦 "腦神經系統(tǒng)常見病"。今屆大會吸引了歐洲頂級專家匯聚一堂,分享關于癡呆癥、帕金森病、癲癇、創(chuàng)傷性腦損傷、神經腫瘤學、中風、運動障礙等常見神經疾病的前沿科學,促進腦神經病治療的發(fā)展速度。
(第16屆奧地利腦神經學會年會第一天會議廳)
智能大腦分析技術輔助癡呆癥診斷結果
博腦醫(yī)療科技創(chuàng)始人兼香港中文大學助理教授石林教授在本會議的第二天發(fā)表了口頭報告,分享了自動影像分析技術AccuBrain®的功能,獲得專家一致好評。AccuBrain®于大腦磁共振影像上進行自動體積分析,為病人精準地測出癡呆癥腦皮質和皮質下的病變情況。通過腦影像分析,這技術能按照腦體積識別出健康老年人和患阿爾茨海默氏病的人士,準確度高達95%;而對于阿爾茨海默氏病和輕度認知障礙的人士識別的準確度,也接近85%。石教授指出這技術連同病人臨床資料能輔助醫(yī)生進行診斷,減低誤診機會,是未來臨床實踐的發(fā)展趨勢。
(博腦創(chuàng)始人石林教授發(fā)表研究口頭報告)
用于帕金森綜合癥的智能大腦分析技術
智能分析技術除了能用于輔助癡呆癥的診斷外,也能輔助帕金森綜合癥 (Parkinson-plus syndrome/ atypical Parkinson disease)病類的鑒別診斷。在海報分享環(huán)節(jié)中,石林教授分享了另一項能輔助帕金森綜合癥類別診斷的智能影像分析技術,引起眾專家熱烈提問。根據石教授之講解,帕金森綜合癥類別包括特發(fā)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 - IPD)、多系統(tǒng)萎縮(Multiple System's Atrophy -MSA)和進行性核上性麻痹(Progressive supranuclear palsy - PSP)。雖然它們與典型帕金森癥 (Parkinson's disease) 所出現的癥狀非常相似,但是成因都有不同之處,因而治療方式也有分別。目前,雖然腦磁共振影像能顯示出這三種病互相之間腦體積的分別,但是由于這些分別非常微細,單靠醫(yī)生雙眼進行類別判斷還是不夠準確。
通過AccuBrain®智能影像分析技術,IPD、MSA 和 PSP的鑒別診斷比醫(yī)生雙眼判斷更加精準,準確度由84.5% 至 95.2%,明顯地超越醫(yī)生雙眼判斷的準確度(64.2%至83.3%)。石教授在分享環(huán)節(jié)指出這技術能有效輔助帕金森綜癥類別的鑒別診斷,也是未來臨床實踐的發(fā)展趨勢。
(博腦創(chuàng)始人石林教授在海報分享環(huán)節(jié))
奧地利腦神經學會背景和使命
奧地利腦神經學會建立于2000年,由奧地利精神科和腦神經學會聯合組成,是國際知名的醫(yī)學學會,不但在奧地利醫(yī)療政策上有重大的貢獻,也致力于大眾教育和世界各地的腦神經科醫(yī)生的培訓。
博腦醫(yī)療科技背景
博腦醫(yī)療科技由香港中文大學腦科頂級專家創(chuàng)立,是全亞洲第一家從事智能腦影像分析系統(tǒng)的研發(fā)和臨床應用的科技公司,原研出專業(yè)級的精準影像輔助診斷工具AccuBrain®及神經內科輔助診斷云平臺,在腦中風,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等主要神經內科疾病的輔助診斷上處于世界領先地位,獲得了多項國內外大獎。目前博腦與國內50家三甲醫(yī)院深度合作,AccuBrain®的準確性和臨床應用價值已在近40篇SCI期刊和國際會議文章中得以證明,得到國內外臨床專家的權威認可。博腦始終致力于輔助腦部疾病的臨床鑒別診斷與早期篩查,幫助患者把握最佳治療時機,為中國老齡化及腦科學研究做出貢獻。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