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成網民信息泄露 網民權益該如何捍衛(wèi)?

近日,2015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論壇在北京召開。根據《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78.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近半數(shù)網民個人通訊信息被泄露。

據《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顯示,從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間,我國網民因為垃圾信息、詐騙信息和個人信息泄露等現(xiàn)象,總體損失約為805億元。如果將此數(shù)據除以我國網民數(shù)量6.49億,則我國網民遭受的人均經濟損失為124元,其中高達7%的網民遭受的經濟損失在1000元以上。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網購、網絡搜索、社交軟件、游戲、在線旅游網站等已經成為網民權益遭受侵害的“重災區(qū)”。特別是網購,平均損失規(guī)模巨大,令網民權益損失慘重。

既然網民的網絡權益受侵害的情況如此嚴重,而我國目前法律法規(guī)又沒有專門設定“網民權益”的概念,那網民該如何捍衛(wèi)自己的權益?首先,網民自身要形成維權和防范意識,這才是真正推動網民權益維護發(fā)展的根本力量;其次,政府部門要積極制定和完善關于網絡權益保護方面的法律法規(guī)及政策等;最后,互聯(lián)網公司也需通過采取黑白名單和加強資質審查等方式維護自身和用戶的權利。三管齊下,共同維護網民權益,才能取得更理想的效果。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5-07-23
八成網民信息泄露 網民權益該如何捍衛(wèi)?
近日,2015年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論壇在北京召開。根據《中國網民權益保護調查報告(2015)》,78 2%的網民個人身份信息被泄露、近半數(shù)網民個人通訊信息被泄露。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