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普美國找茬海信 美法院逐一駁回

當地時間12月5日,加州北區(qū)法院正式就夏普訴訟海信一案作出判決,支持了海信提出的動議,并裁定該案件必須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該案才有繼續(xù)審理的可能。屆時,如果夏普想繼續(xù)審理此案,海信亦可提出動議駁回此案

1512540846(1)

記者了解,今年5月,新加坡仲裁中心已裁定夏普繼續(xù)履行合同,不得擾亂海信在美洲區(qū)的正常經營。兜兜轉轉半年之后,夏普意欲繞開新加坡仲裁中心在美國本土打擊海信的如意算盤再次落空。

2015年,夏普在經營極度困難的情況下,將其在北美的墨西哥工廠和品牌交給海信運營,夏普在北美起死回生、穩(wěn)步增長。然而這段美好姻緣止于富士康收購夏普,富士康向海信強勢要回夏普品牌權遭拒之后,公開表達要“采取破壞式的行動”拿回夏普, “農夫與蛇”的鬧劇一幕幕拉開:先是今年5月,富士康旗下夏普在新加坡仲裁失利后在美國加州和紐約發(fā)起訴訟:以海信銷售低質、低價夏普產品為由,要求海信停止使用夏普品牌;夏普后又緊急撤銷其在紐約的訴訟,隨后又在加州法院修訂其訴狀,“索賠”1億美金;見海信毫無退縮之意,夏普又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向海信提起337調查申請。

然而,不到半年,夏普發(fā)起的訴訟一一被駁回:先是12月13日,美國哥倫比亞特區(qū)(DC)地區(qū)法院作出命令,批準海信要求駁回夏普起訴的動議,同時對夏普申請禁令的動議予以否決;后是加州法院駁回訴求,并支持了海信對此提出的法律救濟。

有專家分析稱,無論是法理還是人情,夏普的訴求并未獲得支持,海信在此間的成熟應對無疑對中國企業(yè)面對國際紛爭是一次教科書式的案例。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2-06
夏普美國找茬海信 美法院逐一駁回
當地時間12月5日,加州北區(qū)法院正式就夏普訴訟海信一案作出判決,支持了海信提出的動議,并裁定該案件必須提交新加坡仲裁,直至新加坡仲裁中心完成該案才有繼續(xù)審理的可能。屆時,如果夏普想繼續(xù)審理此案,海信亦可提出動議駁回此案記者了解,今年5月,新加坡仲裁中心已裁定夏普繼續(xù)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