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釘釘要收渠道費了,企業(yè)級產品變現靠流量?

近日,釘釘宣布之后會跟平臺上的第三方應用企業(yè)(下簡稱“ISV”)進行渠道分成,比例可能在1:9。此消息已跟多位在釘釘上認證的企業(yè)CEO核實過,都表示未來確定會收渠道費用,但具體細節(jié)“目前正在洽談中”,也有CEO明確告知“合同里是寫了分成比例的”。

釘釘的這一步既屬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在釘釘發(fā)布3.0版本時,當問及是否會永久保持免費的商業(yè)模式,釘釘創(chuàng)始人陳航(花名:無招)透露,之后釘釘會推出一種新的模式,暫時不方便告知。

釘釘一直走免費路線,但做企業(yè)最終一定要有營收,即便釘釘背靠阿里,也不可能一直燒錢。再加上此前釘釘在圳騰訊大廈附近的地鐵出口通道內投放了不少廣告,被視為在微信門口的挑釁,之后阿里集團便砍掉了對釘釘的部分預算,這些都加速了釘釘的商業(yè)化進程。

不過,意料之外的是,釘釘選擇了“羊毛出在豬身上”這條變現路徑,之前外界猜測較多的是,釘釘會按照SaaS的主流收費模式,根據使用賬號賣產品錢。

行業(yè)存在一個現象——“羊毛出在豬身上”——產品使用不收費,而是在企業(yè)數據、撮合交易等地方做文章。其實,企業(yè)級產品的最好的商業(yè)邏輯就是:產品本身好用,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了價值,客戶為產品買單。

先依靠免費、砸廣告獲客,然后再把自己當渠道,根據流量收分成,說白了,釘釘的打法很2C,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畢竟阿里的基因在那里,從淘寶到天貓,無一不是依靠流量在變現。而且,此前無招也公開表示過,流量是釘釘給到合作伙伴最大的資源。

那對于釘釘平臺上的ISV會怎樣?

根據之前采訪的一些反饋,釘釘給創(chuàng)業(yè)公司帶去的流量不低,有些情況下釘釘上3個月可以相當于企業(yè)自己運營兩年的數據,還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表示其1/5的流量來自釘釘。這樣看來,付給釘釘一些渠道費,也是件性價比蠻高的事情。

此外,市面上想做平臺的除了釘釘,還有金蝶云之家、企業(yè)微信、紛享逍客等,估計一家收費,也會引發(fā)跟隨者,不過,他們之間的博弈,會加快平臺的架構的更新速度,從而讓鏈條上的ISV成為直接受益者。(轉載自網絡)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6-10-28
阿里釘釘要收渠道費了,企業(yè)級產品變現靠流量?
近日,釘釘宣布之后會跟平臺上的第三方應用企業(yè)(下簡稱“ISV”)進行渠道分成,比例可能在1:9。此消息已跟多位在釘釘上認證的企業(yè)CEO核實過,都表示未來確定會收渠道費用,但具體細節(jié)“目前正在洽談中”,也有CEO明確告知“合同里是寫了分成比例的”。 釘釘的這一步既屬情理之中,又是意料之外。 在釘釘發(fā)布3 0版本時,當問及是否會永久保持免費的商業(yè)模式,釘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