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消息,金融行業(yè)往往是網絡攻擊的重點目標,云服務提供商Akamai近日推出了Akamai原生連接器方案,用以API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助力金融行業(yè)抵抗日益增長的API攻擊。
Akamai發(fā)布的《應對安全威脅狂潮:金融服務業(yè)的攻擊趨勢》SOTI報告顯示,金融行業(yè)已經連續(xù)二年成為各行業(yè)中遭受DDoS攻擊最為顯著的行業(yè)。其中,金融機構在第三/第四層DDoS攻擊事件當中占比最高,達到了34%。
同時,針對HTTP Web應用層的攻擊也大幅增加。其中,特別是那些未被標記、未被識別的影子API,成為了主要關注點。在亞太及日本地區(qū)(APJ),通過API的攻擊最為頻繁,占據了該區(qū)域DDoS攻擊近50%的比例。
事實上,金融行業(yè)對API的使用和面臨的風險持續(xù)增強,許多業(yè)態(tài)(如數字原生銀行)全面利用API開展業(yè)務。因此,API在金融行業(yè)中的使用將更加廣泛,面臨的風險也會更加嚴峻。
Akamai資深解決方案技術經理 馬俊
Akamai資深解決方案技術經理馬俊介紹,在API防護方面,當前業(yè)內普遍使用的WAF(Web應用防火墻)方案存在三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首先是“影子API”問題。這些API并未被安全團隊充分識別,因此其流量沒有得到足夠的安全防護。由于沒有明確的清單來梳理這些影子API,所以它們處于完全失控的狀態(tài)。由于缺乏定義、范圍和列表,企業(yè)難以利用現有的WAF或安全防護手段來保護它們。
其次,存在漏洞的API。這些漏洞主要體現在API的業(yè)務層面。例如,根據OWASP針對API提供的全球前十的漏洞列表,大量API漏洞與身份認證和訪問控制有關。通過簡單地改變API中的參數,攻擊者可以跨用戶、跨企業(yè)實體,甚至跨信息安全隔離的邊界,訪問其他用戶或個人的敏感信息。這是傳統(tǒng)WAF無法解決的漏洞問題。
第三是API濫用。這指的是未授權的調用者,尤其是合作伙伴,利用API的健全性(或未充分考慮調用次數、范圍、場景、順序等)進行的所謂“間諜活動”。攻擊者可以通過API抓取敏感數據、修改后臺配置,甚至進行“撞庫”及更復雜的欺詐或滲透攻擊。
為了有效應對上述問題,Akamai通過API深度防護能力,提出了一個完整的治理框架。這個框架旨在全面解決API防護中的難點,確保API的安全性和穩(wěn)定性。同時,Akamai特別為金融客戶提供了一項快速落地的解決方案——Akamai原生連接器。
馬俊介紹,Akamai原生連接器是連接Akamai既有用戶與創(chuàng)新的高級API安全方案之間的關鍵環(huán)節(jié)。這一新的集成能力直接內嵌于Akamai的連接云平臺中,能夠無縫地將云平臺中的流量副本傳輸至Akamai的高級API引擎。通過這一設計,客戶僅需幾次簡單的點擊,甚至無需進行任何實體部署,就能迅速實現高級API的檢測與防護功能。這一解決方案對客戶來說極為友好和高效,能夠在極短的時間內——幾分鐘甚至幾秒鐘內,幫助客戶完成API的高級檢測和防御部署。它涵蓋了“發(fā)現、感知、運行時的監(jiān)控”以及“測試”等關鍵能力,為客戶的API安全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Akamai近年來在API安全方面的持續(xù)投入和創(chuàng)新。今年Akamai還收購了一家高級API防護公司Noname,通過該項收購,Akamai將能夠幫助企業(yè)有效應對影子API漏洞及API濫用等安全威脅。
馬俊強調:“安全防護與攻擊是貓鼠游戲的過程,安全防護的演進與攻擊者的能力、工具和技術的增長密切相關。通過Akamai的平臺能力和數據,我們觀察到許多新出現的安全威脅和場景,因此可以針對性地制定安全策略,幫助客戶有效利用Akamai的產品,解決實際問題?!保ü啵?/p>
- 谷歌被判22.5億元天價賠償背后:安卓數據暗箱操作的五年拉鋸戰(zhàn)
- HDC 2025:開發(fā)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tài)加速前行
- HarmonyOS 6開發(fā)者Beta正式啟動:打造無處不在的AI體驗
- 馬蜂窩發(fā)布夏季“旅行蜂向標”,進山、玩水、擁抱草原是最受關注的夏季玩法
- 餓了么灰測“悅享會員”加碼用戶體驗,提供一系列專屬優(yōu)惠和個性化服務
-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yè)5年激增140%,40萬家共筑3500億帝國
- 《黑神話:悟空》PS5國行版將于6月18日正式發(fā)售,建議零售價268元起
- 報告:2029年美國AI搜索廣告支出將達260億美元,占比13.6%
- 重塑內生安全體系 實現AI時代安全突圍 ——2025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開幕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