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chWeb 文/卞海川
近日,“攜號轉網受阻”再次熱門話題。據(jù)新浪科技報道,其在某投訴平臺以“攜號轉網”為關鍵詞搜索,相關的投訴量高達1.6萬條。
不過與2019年底《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guī)定》剛出臺時很難轉出不同,最近的報道中“沒法轉入”的比例增加了許多。比如有用戶想從中國移動攜號轉網至中國電信,但是當?shù)仉娦艩I業(yè)廳工作人員稱暫停受理,中國電信官方客服則是給出“名額滿了”的解釋。另外一些用戶也表示遇到了類似的情況,有些地方需要排隊搶名額,有些地方則需要排隊數(shù)月才能辦理。
一件對用戶、對行業(yè)都有益的事情,為何會出現(xiàn)雙向受阻的狀況?我們經過更深入的了解后發(fā)現(xiàn),問題并不完全出在運營商一側。
攜號轉網是什么?
所謂攜號轉網,也稱作號碼可攜帶、移機不改號,就是一家移動電信運營商的手機用戶,轉入到另一家電信運營商,享受新的電信運營服務。
攜號轉網主要包括固定號碼攜帶和移動號碼攜帶兩種。號碼攜帶有助于扶持新運營商,促使新運營商快速進入市場。實施攜號轉網被認為是能使消費者、國家和電信行業(yè)三者都受益的舉措。
具體表現(xiàn)在,號碼攜帶既有利于消費者,也有利于優(yōu)化市場結構,通過市場的管制措施,實現(xiàn)有效競爭,提高消費者福利。
例如對消費者來說,號碼攜帶可以減少用戶的轉網成本,選擇更適合自己的服務,資費水平也有所下降,體會到便利和實惠,同時可以避免因變更號碼帶來的各種安全風險以及付出的經濟和時間成本;對國家來說,號碼攜帶能節(jié)約號碼資源;對于行業(yè)來說,號碼攜帶可以打破現(xiàn)有電信運營商的優(yōu)勢地位,從而促進市場競爭,優(yōu)化市場結構。
基于此,2019年12月1日,工信部印發(fā)的《攜號轉網服務管理規(guī)定》正式施行,該規(guī)定明確要求電信業(yè)務經營者在提供攜號轉網服務過程中,不得無正當理由拒絕、阻止、拖延向用戶提供攜號轉網服務。
獨立電信分析師付亮對TechWeb表示,攜號轉網,是各方應保障的用戶權益,所有符合條件的用戶轉網,都不應該增加人為的限制。
“攜號轉網推出時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為了促進運營商之間的有效競爭。如果正常實施的話,最終各運營商之間會達到一個攜入、攜出比例的均衡,進而推動轉出用戶多的運營商提高服務質量,更好地滿足用戶。”付亮說道。
如何攜號轉網?
實際上,攜號轉網業(yè)務的辦理流程并不復雜,大體分為三步。
第一步,編輯短信CXXZ#用戶名#證件號碼到10086(中國移動)、10001(中國電信)或者10010(中國聯(lián)通),查詢是否具備攜入資格,并獲取授權碼。這里的用戶名和證件號碼,一般指的是姓名和身份證號碼;
第二步,確認具備資格后,填寫號碼信息,選擇心儀的套餐,提交入網申請,如不具備資格,可聯(lián)系運營商了解情況;
第三步,憑授權碼,攜帶本人有效身份證件,前往需要轉入的運營商網點辦理新卡。
因為多地運營商出現(xiàn)限制用戶攜號轉網轉網的情況,TechWeb在北京測試了一下攜號轉網流程,并沒有發(fā)現(xiàn)限制、拒絕等情況,但工作人員告知TechWeb,攜號轉網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
攜號轉網需滿足哪些條件?
據(jù)筆者查詢了解,首先要實名入網,現(xiàn)階段單位證件入網的政企客戶應當將號碼過戶至自然人名下,再申請攜號轉網攜出服務;
其次處于正常使用狀態(tài)。(非掛失、停機等);
第三是與攜出方結清已出賬電信費用,如有未出賬的電信費用,應與攜出方約定繳費時間和方式;
第四是與攜出方無在網約定期限限制的協(xié)議,或已解除在網期限限制;
最后是距離最近一次攜號轉網已滿120日。
在攜號轉網的過程中,一些用戶發(fā)現(xiàn)自己不符合“攜號轉網”條件,通常是因為和企業(yè)簽署了明確的在網要求的協(xié)議,享受了一些優(yōu)惠、補貼等,在協(xié)議未到期前如果要申請“攜號轉網”,按照運營商發(fā)布的《攜號轉網服務實施細則》,需解除協(xié)議后才能“攜號轉網”,這是符合《合同法》的要求及契約精神的。而法律、合同、契約精神,應該成為攜號轉網的基礎和最低底線。
寫在最后
付亮對TechWeb表示,“攜號轉網限制“轉出”的投訴近年來下降明顯,如果用戶遇到相關情況,符合轉出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向國家信息產業(yè)主管部門提出投訴。近期,部分運營商出現(xiàn)了限制“轉入”的情況有所增加,呼吁有關部門規(guī)范運營商的市場行為,避免干預市場競爭?!?/strong>
我們認為,近期用戶遭遇的攜號轉網的困惑,既有部分運營商對于攜號轉網不積極的原因,也有用戶對于攜號轉網相關條款缺乏了解的因素,所以要想攜號轉網能夠順利推進,還需要運營商、用戶雙向推進,共同努力。從用戶側來看,用戶需要了解并滿足攜號轉網的相關條件,如未欠費、無在途業(yè)務等,以確保轉網流程順利進行。從運營商角度來看,則應避免人為設置障礙,限制用戶的轉出和轉入需求,確保攜號轉網過程的透明和公平。只有在雙方的積極配合下,才能實現(xiàn)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攜號轉網服務,提升用戶滿意度和市場競爭力。
- 谷歌被判22.5億元天價賠償背后:安卓數(shù)據(jù)暗箱操作的五年拉鋸戰(zhàn)
- HDC 2025:開發(fā)者搭上“鴻蒙快車”,鴻蒙生態(tài)加速前行
- HarmonyOS 6開發(fā)者Beta正式啟動:打造無處不在的AI體驗
- 馬蜂窩發(fā)布夏季“旅行蜂向標”,進山、玩水、擁抱草原是最受關注的夏季玩法
- 餓了么灰測“悅享會員”加碼用戶體驗,提供一系列專屬優(yōu)惠和個性化服務
- 啟信寶2025奶茶趣味報告:奶茶企業(yè)5年激增140%,40萬家共筑3500億帝國
- 《黑神話:悟空》PS5國行版將于6月18日正式發(fā)售,建議零售價268元起
- 報告:2029年美國AI搜索廣告支出將達260億美元,占比13.6%
- 重塑內生安全體系 實現(xiàn)AI時代安全突圍 ——2025北京網絡安全大會(BCS)開幕
-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