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韓日科技戰(zhàn),中國能學點什么?
據國外媒體報道,日本宣布自7月4日起,對韓國出口關鍵技術的材料施加限制,并由此引發(fā)科技產業(yè)鏈大面積猜想,最主流的觀點是:兩個國家正在布局未來5G產業(yè)鏈,是最根本、最致命的科技利益之爭,包含半導體芯片、顯示器和電池能源等等。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韓日科技都會被放到一起討論,兩個國家在半導體、顯示器以及智能終端方面都有所建樹,他們也都和美國保持著非常曖昧的關系,但顯然,韓國因擁有三星、LG等熱門企業(yè),合作伙伴又是蘋果之類的產業(yè)鏈明星,在整體感覺上領先日本一籌,況且,自從21世紀以來,日本的科技企業(yè)紛紛陷入財務困境,索尼和愛立信分手,直接退出手機終端領域,而百年企業(yè)夏普則被郭臺銘巧取豪奪地收購,代工大王曾經在內部股東會議上說:年輕人想創(chuàng)業(yè),沒有錢,可以來找我;沒有技術,那就去日本,那里到處都是經營不善、瀕臨倒閉的科技企業(yè),卻有著大量的專利和技術。
兩相對比,全世界人民都相信,日本在未來的5G戰(zhàn)爭中,會全面落后于韓國,但問題在于,自從國際化分工之后,科技產業(yè)鏈早就突破地域、國家、民族之間的藩籬,平心而論,“韓國、日本科技戰(zhàn)”的說法并不準確,畢竟,三星、LG等企業(yè)有很多原材料都要從日本進口,從這個角度講,大家更像是“一榮俱榮”的關系,而中國作為他們的近鄰,同樣渴望增加話語權,或許,誰勝誰負根本不重要,我們更應思考“見賢思齊”。
一榮俱榮,韓國和日本有什么剪不斷的聯(lián)系?
談到韓國科技,就繞不開三星集團,他們簡直是科技產業(yè)鏈上的一個奇跡,不僅產品種類全,而且品質都能保持世界前三,包括芯片、顯示器、電池、攝像頭、振動器,任何企業(yè)但凡能把其中的一項做好,就足以成為“響當當”的大企業(yè),但三星卻能把他們都做好,而且供貨給全宇宙最嚴苛的客戶之蘋果。
現(xiàn)在,三星于OLED面板產業(yè)鏈上獨步天下,占據93.3%的產能,前一陣子,還向蘋果抱怨訂單不足,要求其賠償自己的損失,或許,也就只有三星敢和蘋果叫囂,換做是富士康、上海昌碩之類的代工商,蘋果早就給他們“倆耳光”。話題回到三星OLED面板,他們之所以能順利獨步天下,正在于可以搞到OLED面板的專業(yè)蒸鍍機,供應商Tokki公司曾經一度瀕臨破產,三星在其最艱難時刻,給Tokki送去救命訂單,為了感謝三星的幫助,Tokki把自己的產品全部供給三星,不巧的是,Tokki公司已經被日本佳能收購。
可以說,蒸鍍機之于OLED面板,就好像光刻機之于芯片制造,兩種產品都是制造過程中絕對核心的工具,同時產能都不高,而且類似的關系,在韓國和日本之間比比皆是,如韓國是半導體芯片的龍頭,但制程中所需要的抗腐蝕劑則大都來自日本;韓國在柔性面板上領先全球,但生產中需要的聚酰亞胺又要依靠日本。
總之,如果把整個科技產業(yè)鏈比作一棟漂亮的大樓,那么,韓國、美國的企業(yè)就是金字招牌、霓虹燈之類的,非常地熠熠生輝,而日本企業(yè)則更像電纜、水泥管道等等,在沉默中支撐著整個大樓的運轉,相信大多數(shù)人都知道,電纜、水泥管的作用比之招牌、霓虹之類的要大很多,事實上,日本企業(yè)就是依靠自己在“基礎材料”領域的技術,一直默默地把持著產業(yè)鏈的咽喉,又能在悄無聲息之間斷掉“明星企業(yè)”之命脈。
見賢思齊,中國可以向韓日科技學點什么?
古代的中國非常驕傲,直到晚清時代,我們都自詡是“世界核心”,給其他國家以南蠻、北夷、西厥、東突等蔑稱,即便是鴉片戰(zhàn)爭讓清朝人見識到工業(yè)革命的厲害,旗人作為統(tǒng)治者依舊拉不下臉來,提出的政策也叫什么:師夷長技以制夷,意識是:世界的核心也可以學習低等民族的技能,再反過來約束他們。之所以要翻出這些口號,正是因為封建社會的落后,在很大程度上是思想的禁錮,我們常常為了面子,而丟掉“進步和追趕”的機會,事實上,直到現(xiàn)代,很多中國人還會因莫須有的民族感情,錯失掉很好的機會。
面對韓國和日本的科技戰(zhàn)爭以及發(fā)展歷史,中國大可不必以“幸災樂禍”的角度看待之,更重要的是,韓國、日本的發(fā)展模式已經被證明可以取得成功,我們想要趕超,必須要沉下心來、放低姿態(tài),如韓國和日本一樣,當一段時間的“孫子”。
平心而論,韓國、日本科技的崛起,都離不開美國的照顧,顯然,依中國現(xiàn)代的世界地位,應該是沒有機會,也不用拿到來自美利堅的支持,我們更需要一些本質的東西。如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整個工業(yè)體系遭遇重創(chuàng),企業(yè)幾乎陷入癱瘓,但卻因主動投降協(xié)議而保留下“重建企業(yè)”的人才。隨后,借助全球和平與發(fā)展的大環(huán)境,快速崛起甚至甩開美國,同樣地,韓國也非常重視年輕人才培養(yǎng),三星的李健熙為了做成芯片,長期在歐洲游說“韓國籍”的人才回國效力,且創(chuàng)建早七點上班的制度,以確保員工在4點下班,從而有大塊的時間來學習。此外,韓國還是GDP和研發(fā)費用比最高的國家,也就是說,他們舍得投資未來,而非賺快錢。相比于中國的制造業(yè),韓國、日本企業(yè)更重視“基礎科技”的開發(fā),整個過程需要漫長地積累,投資回收期常常一眼望不到頭,但一旦成功,企業(yè)幾乎能建立起萬世不拔的基業(yè),如日本的基礎材料、韓國的半導體。
顯然,這些都是中國缺乏的品質,我們經常把“搞科技”看做是一門生意,為了能快速賺錢,本來可以采用自動化的工藝,非要熙熙攘攘地招聘一些員工,既放棄自動化研發(fā)的進程,又耽誤年輕人的培養(yǎng),久而久之,只能做一些利潤低且隨時會垮臺的企業(yè)?;蛟S,中國在市場、資本、政策環(huán)境上,都遠勝于韓日,但缺的是,一顆踏實做技術的決心。(科技新發(fā)現(xiàn) 康斯坦丁/文)
- 世間將再無松下電視:松下官宣解散家電子公司并徹底放棄電視機業(yè)務
- 雅迪集團與南都電源簽署協(xié)議:攜手共繪固態(tài)電池未來藍圖
- 美媒聚焦比亞迪“副業(yè)”:電子代工助力蘋果,下個大計劃瞄準AI機器人
- 微信零錢通新政策:銀行卡轉入資金提現(xiàn)免手續(xù)費引熱議
- 消息稱塔塔集團將收購和碩印度iPhone代工廠60%股份 并接管日常運營
- 蘋果揭秘自研芯片成功之道:領先技術與深度整合是關鍵
- 英偉達新一代Blackwell GPU面臨過熱挑戰(zhàn),交付延期引發(fā)市場關注
- 馬斯克能否成為 AI 部部長?硅谷與白宮的聯(lián)系日益緊密
- 余承東:Mate70將在26號發(fā)布,意外泄露引發(fā)關注
- 無人機“黑科技”亮相航展:全球首臺低空重力測量系統(tǒng)引關注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