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央視聯(lián)手打造“3.15京東國品日”,體現(xiàn)出劉強東的平臺經濟學

摘要: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媒體公關圈被稱之為“公關節(jié)”,而在百度百科上,關于315和315晚會的解釋是這樣的:“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ConsumerRightsDay),由國際

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媒體公關圈被稱之為“公關節(jié)”,而在百度百科上,關于315和315晚會的解釋是這樣的:

“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 Consumer Rights Day) ,由國際消費者聯(lián)盟組織于1983年確定,目的在于擴大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傳,使之在世界范圍內得到重視,以促進各國和地區(qū)消費者組織之間的合作與交往,在國際范圍內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

“每一屆3·15晚會都在為維護消費者權益、規(guī)范市場經濟秩序、完善法律法規(guī)而努力?!?/p>

說到底,今天特殊的原因是因為要維護“消費者權益”。長期來看,消費者權益的維護,不應該是針對個別案例“放大鏡”+“聚光燈”式的狹義維權,更應該要通過長效機制促進行業(yè)不斷變化以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需求,在中國,消費者權益的內涵也在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

在中國的消費升級大潮下,消費者的消費習慣正在從“單純地追求低價”,到追求“商品品質和服務體驗”上轉變。邁入小康社會的中國,物質前所未有的充裕,人們的購物欲望和購買能力相比往日有大幅提升,人們希望買更有品牌,更有品質的好產品,也希望獲得體驗更好的服務,特別是“高學歷、高收入和高職位”的三高人群成為消費增長的中流砥柱后,品質消費變得日益流行。

正是瞄準這一點,3月14日,京東聯(lián)合央視及30余家“CCTV國家品牌計劃”成員啟動第二屆“3.15京東國品日”,旨在促進更多品牌實現(xiàn)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的轉型升級,進而滿足消費者對品質消費的追求。

?京東憑什么能促進中國質造?

不論是從“京東,只為品質生活!”這句話,還是“雙11全球好物節(jié)”這個名稱,都能感受到京東在向外界傳遞“品質購物”的愿景。京東也是這樣做的,通過多年來潛心構筑的自有物流體系、供應鏈和品控能力、自營+平臺的B2C模式,京東已經是一個可與“品質”直接劃上等號的零售平臺。

京東擁有較為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包括自創(chuàng)的各種質量檢測標準,行業(yè)協(xié)會和政府部門等第三方力量,360度的線上品控全流程,以及各種品控技術,用來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針對自營商品,京東直接對自營供應商根據品質等進行評分,而這個評分會決定其采購比例,對供應商形成立竿見影的品質化引導;針對平臺商家,則會“建立相應模型,商家的品質,把QCR和CCR作為平臺價值取向里面非常重要的指標,影響到這些商家在我們整個平臺店鋪評分的獲取?!?/p>

說白了,不論是自營采購還是平臺商家,京東從入駐審核到監(jiān)管到評分評級都有一套完整的體系,來確保他們的商品是高品質的,再結合獎懲體系的設計,來引導平臺上的企業(yè)不斷進行品質提升,進而變相地加速了企業(yè)從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的升級。

更深層的來看,京東可以將其用在平臺上的品質管理體系和經驗,開放給企業(yè),進而幫助他們進行內部的質量管理和提升。商家跟京東一樣,也要面臨不同的供應商,也有決定產品品質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需要進行品質把關,要做好商品品質就要有科學的品質管理體系、工具和經驗,京東在品質管理上已經取得有目共睹的成功,在京東整個生態(tài)都在全面開放的戰(zhàn)略下,其品質管理體系、資源、能力、技術和經驗也將開放出來,賦能給平臺商家甚至外部企業(yè),進而促進中國質造。

京東將用技術掀起“品質革命”

京東集團業(yè)務發(fā)展有一個著名的“T型理論”,最上端是京東的六字信條“成本、效率、體驗”,是針對其用戶的,而支撐這六個字的是兩個關鍵,基座是團隊,其上是技術。在品質管理上,京東同樣大規(guī)模應用技術來確保品質管理體系的有效落地。

用于品質管理的技術同樣是京東最重要的“ABC”技術,即人工智能AI、大數(shù)據Big Data和云計算Cloud。比如京東通過大數(shù)據模型來對商品、交易行為甚至投訴留言評論等數(shù)據進行分析,進而實現(xiàn)對商品品質問題的預測、預警、發(fā)現(xiàn)和評價;再比如通過OCR(圖像識別)技術來對商品頁面的違規(guī)內容進行精準識別和預警,并促進促進商家整改,凈化平臺生態(tài)環(huán)境;京東還有一個名為“品控長城”的系統(tǒng),通過軍官、山海關、烽火臺等子系統(tǒng),對所有品類進行智能化的質量管理,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商品;京東甚至已經將區(qū)塊鏈技術京東應用到部分品類商品的全程品質溯源服務上,2017年5月,京東就聯(lián)手科爾沁牛業(yè)打造了全球首例區(qū)塊鏈全程追溯項目。

截至目前,京東通過ABC三大技術已經可以從品質監(jiān)管、品質提升到品質推廣上進行端到端的品質管理,而且可以看到京東質量管理體系一直強調“預防”而不是“檢驗”,這符合“世界質量先生”克勞士比的質量原則之一“產品質量的系統(tǒng)是預防,不是檢驗”。當然,“ABC”只是京東用于品質管理的狹義技術或者說信息技術——這也是作為互聯(lián)網巨頭的京東所擅長的技術。而品質管理從廣義上來說,本身就是一個技術,京東的品質管理技術不只是信息技術本身。

可以回顧一下質量管理的發(fā)展歷史。在制造、零售和服務業(yè),美國和日本率先掀起了一場質量革命,進而涌現(xiàn)出“ISO9000系列質量管理體系”、“全面質量管理”、“精益管理”、“六西格瑪管理”等眾多的品質管理哲學、方法論、體系和工具,也出現(xiàn)了質量管理這樣的大學專業(yè),以及克勞士比、戴明、朱蘭、菲根堡姆諸多質量管理大師。“中國制造”時期,中國企業(yè)幾乎都是將國外的質量管理科學運營到企業(yè)生產經營中,不過多年來,“中國制造”產品給人的印象是價格低廉,正是因為此國家提出要實現(xiàn)“中國質造”的戰(zhàn)略轉型。

在新的零售模式、智能制造和信息技術變革下,與時俱進地應用更符合當下的質量管理哲學、體系和方法論同樣重要。在這一點上,京東可以說起到了身先士卒的作用,它沒有照搬國外成熟的質量控制體系,而是在構建符合平臺運營需求的品質管理體系、工具和方法論,比如去年,針對兒童家具、智能馬桶蓋、游戲手機諸多特殊的缺乏標準的品類,京東就聯(lián)合專業(yè)機構先后發(fā)布了對應的標準,進而促進了平臺商品通過標準化而走向品質化,倒逼商家在制造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了品質化升級。

在消費升級大潮下,結合發(fā)達的數(shù)字經濟,中國制造零售服務業(yè)正在發(fā)生一次不亞于當年日本和美國的質量革命一樣的“品質革命”。京東通過在智能管理體系、方法論、工具、技術上自上而下地全面布局和徹底開放,正在成為這次品質革命的重要推手。

平臺經濟的價值不只是賣貨

通過品質管理體系的建設和開放,京東得到的直接好處顯而易見:對于品牌商而言,可以讓他們更好地進行品質管理和精準產品研發(fā),成功實現(xiàn)品質升級,目前華為、格力等頂級制造品牌都在京東推出了定制化產品,取得不錯的市場反響;對于消費者而言,通過品質管理的構建和開放,京東通過標準制定、全流程溯源,從源頭上避免商家生產低品質商品,讓大家買得放心,進而保障體驗;對于京東來說,則可以加強自身品質購物的屬性,同時滿足自身的開放戰(zhàn)略。

去年10月,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劉強東在《財經》雜志撰寫署名文章《第四次零售革命下的組織嬗變》,其中重點談到京東將會從“一體化”走到“一體化的開放”模式。前者是京東商業(yè)模式的根基,供應鏈、物流、金融、技術、營銷等都已做到一體化,進而確保了京東平臺的獨特購物體驗;后者則是京東未來的重點,“京東致力于成為未來零售基礎設施的服務商。我們將變得更加開放,向社會提供零售即服務(Retail as a Service, RaaS)的解決方案。”,社會包括網上的消費者、供應商和賣家,還有線上、線下的其他零售商、品牌商與合作伙伴。

劉強東同時指出了路線圖:通過模塊化、平臺化和生態(tài)化來實現(xiàn)一體化的開放,此前京東金融、京東物流都是先成為獨立模塊,再成為平臺開放給行業(yè)?,F(xiàn)在看來,京東品質管理,同樣是一個獨特的模塊,且正在開放給行業(yè),未來有望成為零售基礎設施之一。正如京東CMO徐雷在啟動“國品日”活動上所言:

京東是互聯(lián)網與實體經濟的合作,不只是商品購買的合作,我們更希望深度合作,對京東,給品牌方賦能在下一步將非常關鍵。我們之所以做這些事情(國品日),就是希望能夠幫助中國品牌的品牌形象的塑造和提升,發(fā)揮京東的平臺價值和品牌引領作用,幫助更多“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

從一體化到一體化開放,對于京東來說是非常大的一個戰(zhàn)略轉型,這不是簡單地從自營到平臺的訂單能力的開放,而是京東作為零售基礎設施,整個能力、資源和經驗的全面開放,這背后體現(xiàn)出來的是“平臺經濟學”。平臺不只是可以連接不同的資源,如商家和用戶,更重要的是可以通過對獨特資源的開放(這種開放可以是數(shù)據、技術、能力、經驗、方法論、體系),帶動產業(yè)上下游一起升級,進而實現(xiàn)融合創(chuàng)新,形成平臺效應。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已經提出發(fā)展平臺經濟的戰(zhàn)略要求,就表明未來,平臺經濟將成為中國經濟發(fā)展中的一個重點和亮點。

京東就是平臺經濟的生動例子。當它走向一體化開放后,連品質管理這樣的看上去難以開放的軟實力,都能開放出來對行業(yè)形成巨大價值,很難想到還有什么不能開放。而開放能力賦能給行業(yè)的同時,京東也能得到更多價值,事實上,劉強東在去年已經說的很明白了:

“未來京東要賦能開放,并通過賦能開放進一步放大目前的成本、效率、體驗優(yōu)勢。這意味著:我們的基礎設施不能僅僅服務于單個企業(yè),而是應該讓更多方受益:通過開放、連接,將積木的作用發(fā)揮到極致。同時,我們也會更加開放地接入外部的資源能力,服務和豐富京東的生態(tài),實現(xiàn)共生、互生、再生的良性增長?!?/p>

而國品日開放品質管理體系賦能行業(yè)實現(xiàn)品質升級,實現(xiàn)商家、消費者和平臺的多贏,就體現(xiàn)出“共生、互生、再生良性增長”的價值。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8-03-15
與央視聯(lián)手打造“3.15京東國品日”,體現(xiàn)出劉強東的平臺經濟學
摘要:今天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在媒體公關圈被稱之為“公關節(jié)”,而在百度百科上,關于315和315晚會的解釋是這樣的:“每年的3月15日是國際消費者權益日(WorldConsumerRightsDay),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