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鋼:要掌握主動權,走自己的道路

新浪汽車訊 2017(第八屆)全球汽車論壇于6月7日-6月8日在重慶悅來國際會議中心舉辦,本屆論壇以“變革創(chuàng)新與轉型升級”為主題,全球汽車業(yè)主要廠商,政策制定者、監(jiān)管者、各個領域的代表、專家們共聚一堂,共同探討汽車產業(yè)所面臨的挑戰(zhàn),力圖引發(fā)行業(yè)從整體戰(zhàn)略上思考如何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握住產業(yè)發(fā)展的機會。以下為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郭鋼的講話實錄:

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郭鋼重慶大學汽車工程學院院長 郭鋼

郭鋼:大家下午好!我想從兩個方面跟大家分享:第一個是從國家戰(zhàn)略的層面,第二個是技術的層面。

目前中國經(jīng)濟總量是排在全球第二位,我們汽車產銷量是2800萬輛,從產銷量來說也是遙遙領先的,也就是我們是典型的制造大國。但是我們看到,不管是合資品牌或者自主品牌,總的來說我們都處在中低端的水平。所以從這個方面來說,我們的產品,我們汽車的消費市場大量還是國外的高端產品,被占領了。所以我們要從制造大國變?yōu)橐粋€制造強國,所以國家提出了中國制造2025。就是要通過智能制造的核心來提升我們的制造能力、制造水平,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產品。這是一個非常正確和前瞻性的戰(zhàn)略。

從第二個方面來跟大家分享,從技術層面,我主要是以我們自主品牌汽車發(fā)展為例。我是1996年進入汽車行業(yè),正好那個時候我們自主品牌主要是引進國產化。從1996年左右,比如說以重慶長安汽車為例,引進長安之星為例,引進這樣一個產品,首先我們從產品設計上進行數(shù)字化;同時要進行制造能力和單機的制造化,然后從單機到多機的聯(lián)網(wǎng),然后到生產線的改造,逐步逐步地推進,從1998年到2000年之間,推進了設計數(shù)字化、生產管理數(shù)字化,包括實施ERP等等這些。到了2002年左右,我們自主品牌的汽車企業(yè)在設計生產方面已經(jīng)具備了相當?shù)哪芰ΓP鍵就是產品。我們的產品不能老是依賴國外公司給我們提供產品,我們要掌握主動權,要走自己的道路。所以開始以我為主,和國外的設計公司合作,來研發(fā)我們自己的產品,而推出了CM8的商用車,2004年就推出了奔奔這樣一系列的自主品牌的汽車。這個階段叫做解構實踐階段,我們能夠把車設計制造出來,讓消費者用起來,實現(xiàn)了它的基本功能。到了第二個階段就是一年左右,以長安為例,推住了翼動,這是性能提升,這個階段走了以后發(fā)現(xiàn)我們要和合資品牌競爭,因為汽車是一個全球市場,我們還要打造高品質汽車,所以我們現(xiàn)在自主品牌要打造第三代高品質的汽車。我們的技術標簽叫做智能、時尚、健康。智能駕駛、智能交互,時尚就是不管美觀還是內飾,還有一些時尚的方式等等這些,健康就是對不能對我們生命和身體造成傷害,另外我們還設計了人機交互的情感、社交等等這方面。我們要打造這樣的車,一個是要進行設計,第二個,要制造出來。

今天的主題從制造的角度來講,我們如何把這樣的車制造出來呢?從政策的角度,技術要解決,第一是產品的設計,你要設計高品質的車,你功能的實現(xiàn),同時還要面向制造進行設計,我們從技術方面就是面向制造的技術,面向裝備,所以你在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制造的問題,能夠解決整車的四大工藝的問題,要進行設計。第二就是工藝要進行優(yōu)化,要面向智能制造,比如沖壓的工藝,從單機的智能化變成智能化的生產線。我們的很多工藝,比如說捷報焊接、捷報切割等等這些工藝的優(yōu)化。另外就是設備,我們要把這些單一的設備變成智能化的設備,要互聯(lián)互通,所以要提高我們設備的制造能力,就是它智能化的程度,特別是在生產線上大量地應用。第四個方面就是信息化,從設計、生產、制造過程到OTD,從訂單的交付整個過程的信息化。第五個方面就是我們的仿真,通過仿真來解決生產過程中產品的問題,工業(yè)的問題,人和設備之間關系的問題,把這些都解決好了,然后再去實施。我相信我們自主品牌汽車未來會實現(xiàn)整個生產過程的智能化。目的,一個是解決效率的問題;第二個是解決質量。這樣才能制造出滿足用戶需求的高品質汽車,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06-07
郭鋼:要掌握主動權,走自己的道路
從政策的角度,技術要解決,第一是產品的設計,設計高品質的車,功能的實現(xiàn),同時還要面向制造進行設計。從技術方面就是面向制造的技術,面向裝備,所以設計的時候要考慮制造的問題,解決整車的四大工藝的問題。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