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信集團旗下的4家公司(愛信精機、愛信AW、愛信AI、愛德克斯)2016年2月在北海道豐頃町的測試道路上舉辦了技術試駕會,介紹了自動泊車及路邊緊急停車等技術。
自動泊車技術是使用智能手機,在車外遠程泊車。而緊急停車技術是用攝像頭檢測駕駛員的狀態(tài),當駕駛員的身體狀況發(fā)生突變時,就會自動將車輛停到路邊。兩項技術均已在2015年10月于法國波爾多舉行的“ITS世界大會2015”上展出,這次是第一次在日本公開。
自動泊車技術利用車載攝像頭自動識別車位,已經(jīng)下車的駕駛員可以使用智能手機來泊車(圖1)。汽車只在駕駛員按著智能手機上的圖標時才會移動,如果 駕駛員發(fā)現(xiàn)危險,只要將手指從屏幕上拿開,就能讓汽車停下來〔圖2(a)〕。據(jù)介紹,這項技術的優(yōu)點是能夠方便地在上下車困難的狹小停車場停車。
圖1 在日本首次公開的自動泊車技術通過攝像頭識別圖中右側路錐圍著的車位白線,在車外用智能手機進行自動泊車
演示車使用的是豐田“普銳斯”的上代車型。車輛前后配備了立體攝像頭,左右配備了單眼攝像頭,當攝像頭檢測到停車位時,智能手機屏幕上就會出現(xiàn)可以 自動泊車的圖標〔圖2(a)〕。前面的立體攝像頭可以顯示水平120度的情況,后面的立體攝像頭可以顯示水平160度的情況〔圖2(b)〕。演示中,車輛 先斜向前進,當車尾處于可進入停車位的方向時開始倒車,最終停入車位?,F(xiàn)在只能在有白線的地方泊車,不過愛信還在開發(fā)沒有白線也能自動泊車的技術。
圖2 智能手機的APP與立體攝像頭 (a)下車后按住智能手機屏幕中央的圖標,車輛就會移動。(b)前后裝有立體攝像頭。圖片是車尾的攝像頭。
為了能以較小的轉彎角度靈活轉向,演示車輛上還安裝了能夠操縱后輪的機構。愛信精機目前在向雷諾等公司提供4WS(4輪轉向)機構。演示車配備了可使輪胎最大轉動5度的機構。
第二項是緊急停車技術,該技術使用了監(jiān)視駕駛員的攝像頭〔圖3(a)〕。利用方向盤上的紅外攝像頭識別駕駛員的面部朝向和眼睛的睜開程度,當系統(tǒng)判 斷駕駛員不在正常駕駛狀態(tài)時,就會自動制動并及時發(fā)出警告,這樣的系統(tǒng)已經(jīng)在豐田的“雷克薩斯LS”上投入實用。此次的演示雖然使用相同的攝像頭,但除了 發(fā)出警告之外,還增加了可以在檢測出駕駛員情況異常后緊急停車的新功能。
圖3 可檢測出駕駛員的異常情況并在路邊緊急停車的技術 (a)檢測到駕駛員失去意識時,會自動制動并操縱方向盤將汽車停在路邊。(b)利用攝像頭拍攝駕駛員,根據(jù)其臉部的朝向、眼睛的睜開程度判斷其狀態(tài)。
攝像頭會判斷駕駛員的駕駛狀態(tài)如何〔圖3(b)〕。演示中,駕駛員先以40km/h車速正常駕駛,然后閉上眼睛并朝前趴下。這時,車輛馬上發(fā)出了“Are you all right”的語音,同時斷續(xù)地響起警報聲。
即便如此,演示中的駕駛員也未做出反應,因此警報聲變成連續(xù)音,同時車輛向左越過一個車道停在路邊。此次的試驗車輛并不具備停車時檢測周圍障礙物的功能。但在2020年前后的實用化階段,很可能會組合使用檢測障礙物的系統(tǒng)。
與自動泊車技術一樣,緊急停車技術也配備了4WS。如果駕駛員抱著方向盤,電動助力轉向器就需要更大的扭矩。因此采用了只靠操縱后輪就能改變前進方向的設計。操舵角為4.5度左右。
開發(fā)普銳斯的后輪馬達
愛信集團強化了整個集團的合作,作為其成果,此次介紹了豐田新款“普銳斯”4WD(四輪驅動)車型中用感應馬達驅動后輪的單元(圖4)。該單元的整體組裝和橋殼開發(fā)由愛信精機負責,感應馬達由愛信AW開發(fā),減速齒輪為愛信AI開發(fā)。這是三家公司合作完成的首個部件。
圖4 開發(fā)出了新款“普銳斯”四驅版的后輪驅動單元 (a)根據(jù)車輛姿態(tài),優(yōu)化了前后的扭矩分配,因此在彎道出口不易出現(xiàn)轉向不足。 (b)齒輪機構由愛信AI開發(fā),感應馬達由愛信AW開發(fā),整體組裝和橋殼等由愛信精機負責。馬達的最高輸出功率為5.3kW,最大扭矩為55N·m。
愛信精機董事兼常務董事尾崎和久介紹說,“愛信精機也可以獨自完成所有的步驟。不過,采用愛信AI的齒輪制造技術和設備能夠降低投資。另外,愛信AW已經(jīng)有開發(fā)出來的感應馬達。三家公司合作開發(fā)能夠減輕各家的開發(fā)負擔,可以實現(xiàn)價格更低、質量更好的產(chǎn)品”。
此次在測試道路上對新普銳斯4WD版和上一代2WD(兩輪驅動)款實施了比較試駕。2WD車在雪地上行駛時,在彎道加速時會向外側偏移。而4WD款在彎道出口踩油門時,會向后輪分配驅動力,無需進行轉向修正即可加速行駛。
- 比亞迪成為國際米蘭全球汽車合作伙伴,用足球語言溝通全球用戶
- 潘展樂成為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仰望U7車主
- 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潘展樂成為仰望U7形象大使
- TüV萊茵InnoHub啟幕:“科技+體驗”定義未來出行與生活方式新范式
- 極氪回應"金箍棒"商標注冊 希望大家多關注安全
- 比亞迪三款車型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 展現(xiàn)中國汽車品牌科技力量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免責聲明:本網(wǎng)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wǎng)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wǎng)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wǎng)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wǎng)站中的網(wǎng)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chǎn)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wǎng)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wǎng)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