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中國網汽車
近日,乘聯(lián)會發(fā)布了11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分析報告,根據數據顯示,11月我國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為193.7萬輛,同比下滑了4.1%,環(huán)比上漲5.1%。
新能源汽車方面,11月份的批發(fā)銷量為7.9萬輛,同比下滑了41.7%,環(huán)比上漲了15%。乘聯(lián)會分析稱:其銷量低迷主要是由于6月底補貼退坡帶來的銷售成本大幅上漲,疊加國六插混的短缺的擾動。
純電動乘用車在11月份批發(fā)銷量為6.6萬輛,同比下滑了36%,環(huán)比上漲30%,其中A級電動車同比增長22%,A00級同比下降70%;限購城市新能源需求放緩且低線級市場新車需求相對低迷。此外,11月份插混車型批發(fā)銷量為1.11萬輛,同比下滑了62%,環(huán)比下滑4%。
此外,前不久,工信部發(fā)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強化整車集成技術創(chuàng)新。以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為“三縱“,布局整車技術創(chuàng)新鏈。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的發(fā)展面臨嚴重的瓶頸,雖然總體市場規(guī)模巨大,但電動物流車仍面臨成本偏高和續(xù)航里程稍低等的問題,甚至電池技術水平為低成本而倒退。此次政策明確增程式的發(fā)展,這也是為城市物流很好的選擇。
乘聯(lián)會表示,增程式電動車的優(yōu)勢,主要是城市工況的中低速使用效果較好,并且克服電動車的里程焦慮。未來潛力運用車型是MPV類和商用中小型車,這類車型的城市運輸功能較強。
增程式電動汽車和純電動汽車一樣,技術難度相對較低,因為兩者都是單純的“電驅動”,增程式電動汽車上的發(fā)動機不需要介入驅動系統(tǒng),也就不用考慮復雜的模式切換。
增程式的成本不高,由于電池載電量小,能彌補目前電池降成本太慢的問題,解決城市物流對電驅動的需要和擺脫對電池的依賴。同時也解決汽油車的油耗達標問題,一舉多得。
(責編:郝冉)
- 比亞迪成為國際米蘭全球汽車合作伙伴,用足球語言溝通全球用戶
- 潘展樂成為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仰望U7車主
- 比亞迪第13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 潘展樂成為仰望U7形象大使
- TüV萊茵InnoHub啟幕:“科技+體驗”定義未來出行與生活方式新范式
- 極氪回應"金箍棒"商標注冊 希望大家多關注安全
- 比亞迪三款車型亮相2025古德伍德速度節(jié) 展現(xiàn)中國汽車品牌科技力量
- 鴻蒙智行大動作:享界S9T官圖曝光,首款旅行車來了
- 智能泊車新標桿!秦L這三大停車體驗,將“秦”緒價值拉滿
- 比亞迪承諾為智能泊車安全兜底后,秦L率先OTA引領泊車安心時代
- 比亞迪承諾兜底! 秦L引領智能泊車進入“安心”時代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xiàn)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lián)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