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017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yè)初創(chuàng)企業(yè)多達240余家

據路透社報道,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領域,除了谷歌、高通、英特爾以及通用等科技公司和傳統汽車廠商外,目前全球有240多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也都不同程度涉足該行業(yè)。分析人士認為,當前自動駕駛行業(yè)充斥了大量初創(chuàng)企業(yè)、過于擁擠,且估值存在泡沫。包括谷歌在內的多家公司已經在該領域進行了大規(guī)模投資和收購,如果初創(chuàng)企業(yè)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潛在的回報可能會令投資者和企業(yè)家感到失望。

以下為文章內容概要:

徐雷(Lei Xu)和宋新雨(Justin Song),曾在硅谷最炙手可熱的公司之一、電動汽車制造商——特斯拉公司工作,但隨著對自動駕駛汽車的興趣大增和獲得投資不斷增長,他們選擇了從特斯拉離職,準備去干一番他們眼中的大事業(yè)。

根據路透分析提供的數據,他們所創(chuàng)建的Nullmax公司,成為全球240余家從事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的初創(chuàng)企業(yè)這一,在這240多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中,有75家位于美國硅谷。Nullmax公司試圖面向未來的自動駕駛汽車設計軟件、硬件組件以及系統開發(fā)。

徐和宋成立的Nullmax公司由企業(yè)提供資金資助,但與其他美國企業(yè)家所不同的是,他們跳過了硅谷風險資本家的投資。Nullmax公司成立于2016年8月,獲得了由主營光通信業(yè)務的中國科技企業(yè)——鑫茂科技公司提供1000萬美元的投資。

通過尋求中國企業(yè)支持,Nullmax的創(chuàng)始人成功地回避了該行業(yè)其他初創(chuàng)公司面臨的問題:大型汽車和科技公司財大氣粗,動輒就向自動駕駛汽車領域投入數十億美元,但迄今為止,硅谷投資者在該領域內增加投資方面,一直保持克制態(tài)度。

一段時間以來,關于自動駕駛技術的新聞,媒體頭條一直被一些老牌公司所占據,比如通用汽車公司。去年,該公司以10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位于舊金山的一家名為Cruise Automation的小型軟件公司, 后者致力于研發(fā)無人駕駛技術,而通用將利用這次收購將補足自己在無人駕駛上的技術空缺,從而將幫助通用在無人駕駛汽車領域中贏得一席之地。就在本周,全球第二大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爾福汽車公司(Delphi Automotive)以4.5億美元收購了位于波士頓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NuTonomy。

現在,“每家初創(chuàng)公司都認為他們將獲得10億美元的估值,”硅谷風險投資家、企業(yè)創(chuàng)新顧問埃萬耶洛斯(Evangelos Simoudis)表示。然而,盡管人們對這些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期望很高,但對這些未經檢驗的創(chuàng)業(yè)公司的投資仍然相對謹慎。路透分析公布的數據顯示,自動駕駛創(chuàng)業(yè)公司收到來自企業(yè)和私人投資者的資金總額幾乎不超50億美元。

除了安德森·霍羅威茨(Andreessen Horowitz)和恩頤投資公司(New Enterprise Associates)的投資外,硅谷大型風投公司很少在該行業(yè)進行投資。路透分析數據顯示,在排名前30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中,只有7家獲得了后期融資,這表明一些風險投資家對該行業(yè)的發(fā)展?jié)摿φJ知前后存在矛盾。

對此持懷疑態(tài)度的投資者甚至指出,很少有創(chuàng)業(yè)公司能夠實現盈利。盡管一些老牌汽車公司和零部件公司在自動駕駛領域不惜投入重金豪賭一把,但截至目前,它們并沒有對外展示其能夠在自動駕駛汽車上獲得收入、具備盈利能力的明確路徑。

另一個棘手的問題是:盡管有人預計自動駕駛汽車最早將在2019-2020年開始商業(yè)化運營,但專家們普遍預測,汽車從有人駕駛到無人駕駛的轉變,可能需要10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實現。

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塞爾焦·馬爾喬內(Sergio Marchionne)警告稱,“在自動駕駛領域里的瞎忙活,將使你浪費大量財富。”

企業(yè)投資

總體而言,近年來美國汽車和科技公司在自動駕駛技術上的投入了大約在400-500億美元,這一數據主要基于相關的收購或合作。但在整個領域內就很難作出統計,比如像谷歌母公司Alphabet這樣的大公司,雖然其被認為在該領域進行了數十億美元的投資,但是它的子公司、通常被認為是自動駕駛領域內的領先者Waymo公司,卻未披露具體的投資數據。

自動駕駛行業(yè)內的頂級企業(yè)投資者包括,三星、英特爾、高通、德爾福和羅伯特博世公司。此外,在6家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中,有5家公司的估值達到10億美元以上。

針對自動駕駛領域能否產生更多類似的“獨角獸”,成為了投資者們爭論的話題。作為通用汽車所收購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Cruise Automation的兩名前投資者,他們在自動駕駛汽車和相關技術上看法就大相徑庭。

位于帕洛阿爾托(Palo Alto)的金融投資機構Hone Capital管理合伙人Veronica Wu表示,她的公司繼續(xù)對“相當數量”的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進行了投資,但她同時也承認這項技術的部署需要時間。她說,自動駕駛汽車上路“是一個時間問題,而不是能否實現,我們對此相當樂觀?!?/p>

與此相反,另一Cruise Automation投資者、投資機構西格尼亞風險投資公司(Signia Venture Partners)的分析師仙尼·迪?。⊿unny Dhillon)表示,目前在自動駕駛技術領域,他的公司沒有看到任何的投資吸引力。

他說,通用汽車為收購Cruise Automation所支付的高昂代價,“讓這個空間充滿了泡沫,每出現一個計算機視覺和機器人博士生,似乎就有一家新的自動駕駛汽車初創(chuàng)公司一同出現?!?/p>

此外,他還表示,許多老牌企業(yè)“已經在該領域進行了大規(guī)模投資和收購”,如果再沿著這條路走下去,這可能會使投資者的潛在回報和企業(yè)家的收益受到限制。

位于舊金山的汽車風投基金AutoTech Ventures合伙人奎因·加西亞(Quin Garcia)表示,目前有太多初創(chuàng)企業(yè)加入到了自動駕駛領域這個空間,已經很擁擠,估值也在膨脹。他說,到2021年,可能仍會有“少數幾家公司進行IPO,但自動駕駛汽車領域內的很多創(chuàng)業(yè)公司將會遭遇失敗”。

Nullmax在中國

自動駕駛行業(yè)內的種種可能性,并沒有嚇退Nullmax的創(chuàng)始人徐雷和宋新雨,他們希望自己能夠脫穎而出。

隨著許多自動駕駛初創(chuàng)公司尋求向美國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提供產品,作為中國本土的企業(yè)家,專長于攝像頭視覺系統和人工智能技術的徐、宋二人卻專注于中國市場。他們預計,到2020年,將首先向中國汽車制造商交付部分自動化的駕駛系統。

如今,同為35歲、均具有在美留學背景的徐、宋二人,在距離特斯拉工廠不遠的費利蒙市(Fremont)的一間小辦公室從事研發(fā)工作。徐雷,曾是特斯拉自動駕駛高級計算機視覺工程師;而宋新雨曾擔任特斯拉負責產品和供應鏈質量的資深經理。斯拉拒絕證實他們之前的工作履歷。

徐雷表示,他們的公司雇傭了大約50名員工,其中大多數都在上海一個更大的辦公室里估值。他說,他希望自己的公司能夠駐足加州,這里是美國科技人才的中心,而且加州的監(jiān)管機構已經為自動駕駛汽車測試鋪平了道路。

至于如何將Nullmax的宏偉計劃實現商業(yè)變現,徐雷回避了這一問題。“我們實在是很忙,”他說,“我們現在沒有太多時間去考慮IPO?!?/p>

自 鳳凰科技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2017-10-29
路透:2017年全球自動駕駛行業(yè)初創(chuàng)企業(yè)多達240余家
據路透社報道,在自動駕駛技術研發(fā)領域,除了谷歌、高通、英特爾以及通用等科技公司和傳統汽車廠商外,目前全球有240多家初創(chuàng)企業(yè)也都不同程度涉足該行業(yè)。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