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消息,蘋果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本周對中國進行了訪問,這已是他今年第二次到訪中國。
“你好!很高興再次回到北京,”庫克在微博上寫道,當時他正陪伴一位當地攝影師參觀其所在社區(qū)。庫克還分享了參觀有機農場、與學生及零售員工見面的照片,并一路上頻頻自拍。
然而,到目前為止,庫克對蘋果未來在中國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始終保持沉默。蘋果最新高端智能手機的主要賣點是引入人工智能功能,即OpenAI ChatGPT支持的“蘋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但該功能目前在中國還沒有上線計劃。在庫克的微博評論中,不少本地iPhone用戶都在詢問新品發(fā)布的最新消息。
蘋果公司亟需公布在中國推出人工智能服務的計劃,或尋求與本土人工智能開發(fā)商合作,以滿足中國消費者對這一技術的強烈需求。中國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個人使用率遠高于其他國家,包括美國、英國、德國以及日本。與此同時,蘋果的競爭對手也抓住庫克訪華的機會,展示了最新的人工智能支持的手機功能。包括三星在內的其他競爭對手也在中國推出了人工智能更新。
據報道,蘋果正與阿里巴巴、百度等大型科技公司及初創(chuàng)公司百川就此進行談判,但這些合作存在太多不確定性。美國正通過出口管制等手段限制和阻礙中國人工智能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發(fā)展,而中國政策制定者則致力于推動該技術的自給自足,并爭取獲得領先地位。
蘋果若想在中國保持競爭力,就必須盡快采取行動,將人工智能作為優(yōu)先事項。但與此同時,它可能不得不選擇與本地公司合作。此外,蘋果還需謹慎行事,以免被中國本土手機公司擠出市場。
多年來,庫克領導下的蘋果與中國政府的關系經受住了諸多考驗。但中國也一直在利用與蘋果的合作來推動本土科技的發(fā)展,現在更有了迫使蘋果與中國人工智能行業(yè)緊密合作的籌碼。本周,庫克會見了中國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部長,并承諾增加在中國的投資,助力供應鏈“高質量發(fā)展”。
蘋果于2017年宣布在中國建立首個合規(guī)數據中心,并同意將中國用戶的數據存儲在本地公司所運營的服務器上。本月早些時候,蘋果在深圳開設了一個大型研究中心,據報道,這將是蘋果在美國以外涉及研究最廣泛的實驗室。
蘋果在中國的業(yè)務與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息息相關,中國政府不愿失去這些就業(yè)機會。盡管蘋果試圖將部分生產轉移到印度和越南等地,但據分析,它對中國供應商和制造業(yè)的依賴實際上在增加。同時,蘋果在中國的銷售收入卻略顯疲軟。在最近一個季度,大中華區(qū)貢獻了蘋果約17%的凈銷售額,低于去年同期的19%。
政策制定者可以從這一情況中汲取教訓。導致蘋果高度依賴中國的政策是在幾十年間逐步形成的。因此,美國立法者也應超越短期解決方案,如出口管制等,考慮更長遠的時間線。
此外,他們還可以從庫克身上學到經驗。庫克多年前就意識到了中國在職業(yè)教育方面的投資價值,以及中國正在培養(yǎng)的大量高技能工人。他曾表示:“在美國,你可以召集模具工程師開會,但我不確定我們能坐滿一個房間。而在中國,他們可以填滿好幾個足球場。”
最終,美國應致力于構建自身的生態(tài)系統(tǒng),而不僅僅是試圖限制中國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發(fā)展,庫克的訪華自拍在推動實質性問題解決方面的作用有限。(小?。?/p>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