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沈合作有望成AI合作示范和標桿

日前,京沈對口合作交流會在沈陽舉行。據沈陽有關方面統(tǒng)計,截至目前,京沈對口合作項目95個,總投資額達121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這些合作項目涉及裝備制造、物流體系建設等多方面,還包括人才、思想交流等“軟合作”,京沈合作有望成為東北地區(qū)與東部地區(qū)對口合作的示范和標桿。

重振制造業(yè)“雄風”

去年,國務院印發(fā)文件,提出開展東北地區(qū)三省四市和東部地區(qū)三省四市的對口合作工作。今年,北京市與沈陽市在對口合作方面已制定了行動計劃,兩市已展開密切交流。北京市支援合作辦主任馬新明表示,作為東北地區(qū)戰(zhàn)略重地,沈陽擁有雄厚的制造業(yè)基礎,現已形成汽車及零部件、現代建筑、化工等優(yōu)勢產業(yè),其發(fā)展方向是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裝備制造業(yè)基地。因此,制造業(yè)的合作成為本次對接交流的重點領域之一。

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王國華表示,京城機電已與沈陽東管電力科技公司就合作事宜進行了初步接觸,下一步將深入探討,共同推進更深層次的合作對接。王國華說:“京城機電與沈陽市在智能生產線、機器人整機及核心零部件、3D打印設備制造、3D打印應用、數控系統(tǒng)、工業(yè)軟件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合作空間?!?/p>

打造東北亞物流樞紐

國家發(fā)改委有關部門領導在交流會上表示,對口合作目標是政府搭臺、市場主體唱戲,努力形成良性互動、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良好局面,在優(yōu)勢上達到“1+1>2”的效果,在短板上形成“1+1<2”的效果。沈陽市是東北地區(qū)交通和商貿中心,因此在本地對接交流中,來自北京的企業(yè)就打造東北亞物流樞紐提出了合作意向。

中國外運長航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宋德星表示,公司將積極協調系統(tǒng)內各單位,組織往返貨源,力爭在9月實現沈陽—二連浩特—歐洲中歐班列(雙向)正式運行,同時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智能硬件等智慧化技術與手段,提升整個物流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智能化。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熊青云表示,京東集團計劃在沈陽市投資40億元,用于建設倉庫、自動分揀設備和物流配送網絡。未來三年內,投資1000萬元在遼寧省主要城市開展生鮮冷鏈倉儲運營。熊青云表示,公司的用工方向將向煤城、鋼城等大型國有企業(yè)下崗職工傾斜,解決當地人的就業(yè)安置問題。

科技合作強調“復制”和“鏈接”

沈陽市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域內有50余所高校、100多個科研院所,人才資源尤其是科技人才豐富。今年以來,京沈兩地圍繞高新技術正在開啟多方面合作。

針對大數據人才供不應求新形勢,中關村大數據產業(yè)聯盟與東北大學國家示范性軟件學院攜手合作。今年3月首期設立的“大數據實驗班”課程緊密結合社會需求,為大數據人才培養(yǎng)提供實踐實訓等有針對性的技能教育,打通高質量大數據人才進入用人企業(yè)的低成本通道。此外,越來越多京企將第二研發(fā)中心或區(qū)域總部遷到沈陽。據介紹,截至6月底,入駐沈陽國際軟件園的央企和北京企業(yè)已達63家。

北京中關村管委會主任翟立新表示,下一步,中關村將遵循兩個關鍵詞與沈陽展開合作:一是復制,將中關村良好的雙創(chuàng)生態(tài)“復制”到沈陽,讓沈陽具備的人才能量得到更好的釋放;二是鏈接,將北京市突出的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與沈陽市較好的加工制造業(yè)基礎進行對接。一方面,希望適合沈陽發(fā)展的項目、技術和人才,能夠從北京到沈陽來轉化落地;另一方面也鼓勵沈陽的企業(yè)機構到北京通過聯合建立研發(fā)中心、實驗室、孵化平臺等方式加強鏈接,打通兩地之間的產業(yè)鏈和創(chuàng)新鏈。(北京日報)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chuàng)、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

贊助商
2018-02-12
京沈合作有望成AI合作示范和標桿
日前,京沈對口合作交流會在沈陽舉行。據沈陽有關方面統(tǒng)計,截至目前,京沈對口合作項目95個,總投資額達1210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70個。

長按掃碼 閱讀全文